-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慧灯(huì dēng)的意思:指智慧的灯火,比喻启发人们智慧的事物或人。
仙梵(xiān fà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高亢。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知慧(zhī huì)的意思:
亦作“ 知惠 ”。聪明,才智。《庄子·列御寇》:“知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责。”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荀子·君道》:“其知惠足使规物,其端诚足使定物。”《孔子家语·执辔》:“食气者神明而寿,食穀者知慧而巧。”一本作“ 知惠 ”。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夜寄宿僧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夜晚景象。首句“薄暮中峰里”,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身处山峰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遥闻仙梵音”通过远方传来的佛寺钟声和梵呗,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活动,增添了神秘感。
“独寻钟磬远,渐至薜萝深”两句,诗人独自寻声而去,钟磬声越来越清晰,引导他深入到藤蔓丛生的深林,进一步展现了僧房的幽深与隐秘。月色洒在空寂的禅室,使得环境更加清冷而宁静,“月色虚禅室”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意境。
“泉声到客簪”则以泉水声仿佛直达诗人的发簪,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和声音的穿透力。最后,“谁知慧灯影,于此照尘心”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之光的感悟,认为即使在尘世纷扰中,僧房中的智慧之光也能照亮自己的心灵,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僧房的静谧与禅意,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悤悤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谩把金盘簇五辛。
沁园春.春情
玉案尘生,金炉香烬,罗幕含愁。
问帘外桃花,昨宵开未,堂前燕子,近日来否。
风景依然,伊人不见,如许春光未肯留。
凝眸看,看游丝不定,野马空浮。
有时独上西楼,奈乍暖还寒不自由。
听枝上黄莺,惊回梦去,林间杜宇,唤出归休。
芳草相思,垂柳惹恨,欲语人前又自羞。
羞何事,为能言鹦鹉,偏在前头。
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
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
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
侍我经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陈。
职思其归,义不可夺。采采者芹,伺教如渴。
爰秣其马,爰振其衣。拜手稽首,载辞而归。
昔之来也,春日迟迟。今之归也,凉风凄凄。
悠悠我心,念子良苦。爰命辞臣,饮饯江浒。
王道如砥,既歌且咏。八月初吉,抵于南郑。
沔彼江汉,亦合而流。瞻彼岷峨,郁其相缪。
心之知矣,临别缱绻。子如我思,道岂云远。
岁行在子,文闱秋开。较艺至公,迟子西来。
《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明·蜀献王】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侍我经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陈。职思其归,义不可夺。采采者芹,伺教如渴。爰秣其马,爰振其衣。拜手稽首,载辞而归。昔之来也,春日迟迟。今之归也,凉风凄凄。悠悠我心,念子良苦。爰命辞臣,饮饯江浒。王道如砥,既歌且咏。八月初吉,抵于南郑。沔彼江汉,亦合而流。瞻彼岷峨,郁其相缪。心之知矣,临别缱绻。子如我思,道岂云远。岁行在子,文闱秋开。较艺至公,迟子西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467c66cc4c983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