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驱我来,安能闭门坐。
《游子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游子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外奔波,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原本坚守的清高节操的故事。
首句“家有插架书,可惜读未破”,点明了主人公曾有过读书学习,追求学问的理想,但这些珍贵的知识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或发挥。接着,“饥寒驱我来,安能闭门坐”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园,四处漂泊的无奈与现实压力。
“长安縻斗粟,清节未肯挫”中,“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机会,而“斗粟”则代表了微薄的生活所需。尽管在长安这样的地方,生活条件艰苦,但游子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坚持的清高节操。“偷嫁不知倡,乞食不如饿”这两句,则揭示了游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如“偷嫁”、“乞食”,这与他原本的清高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游子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在道德与生存之间的艰难抉择,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
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
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
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
一雨端能减百忧,肩舆径上最高楼。
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觉春随花片老,不应身似贾胡留。
烟蓑风笠南山下,正好归欤看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