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子三首·其三》
《游子三首·其三》全文
清 / 何栻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家有插架书,可惜读未破。

饥寒驱我来,安能闭门坐。

长安斗粟清节未肯挫。

偷嫁不知倡,乞食不如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插架(chā jià)的意思:指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插手干涉他人的事情,常常带有贬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斗粟(dǒu sù)的意思:斗粟意指争夺粮食,比喻人们为了生存而争斗。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清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清廉节俭。

鉴赏

这首诗《游子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外奔波,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原本坚守的清高节操的故事。

首句“家有插架书,可惜读未破”,点明了主人公曾有过读书学习,追求学问的理想,但这些珍贵的知识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或发挥。接着,“饥寒驱我来,安能闭门坐”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园,四处漂泊的无奈与现实压力。

“长安縻斗粟,清节未肯挫”中,“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机会,而“斗粟”则代表了微薄的生活所需。尽管在长安这样的地方,生活条件艰苦,但游子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坚持的清高节操。“偷嫁不知倡,乞食不如饿”这两句,则揭示了游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如“偷嫁”、“乞食”,这与他原本的清高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游子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在道德与生存之间的艰难抉择,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介绍

何栻
朝代:清

清江苏江阴人,字廉昉,号悔馀。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吉安知府。工诗古文,善书,兼能画山水。有《悔馀庵集》。
猜你喜欢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二夕阳台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

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0)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

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

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

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0)

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

一雨端能减百忧,肩舆径上最高楼。

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觉春随花片老,不应身似贾胡留。

烟蓑风笠南山下,正好归欤看麦秋。

(0)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其二

报答春光须著语,年来老我不能奇。

风前娟好有馀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0)

仲春有怀·其三

老木高枝不可攀,玉泉飞出半崖间。

如何借得清冷水,一洗疮痍为解颜。

(0)

有怀尤赞府季耑

西风约暮雨,虚亭得新爽。

忽焉见崚嶒,彷佛呈万象。

谁其伴孤吟,寒蛩轧幽响。

碧云渺佳人,抱膝注遐想。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