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烟鬟(yā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和飘逸的仪态。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玉女(yù nǚ)的意思:指贞洁、纯净的女子。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 注释
- 玉女峰:一座美丽的山峰,可能象征着仙女或圣洁之地。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
烟鬟雾髻:形容女子如烟雾般的秀发。
清波:清澈的水面。
游人去后:当游客离去之后。
枫林夜:夜晚的枫树林,可能营造出宁静或孤独的氛围。
月满空山:明亮的月光照亮寂静的山峦。
可奈何:无可奈何,表达一种寂寥或失落的情绪。
- 翻译
- 在玉女峰前轻轻唱起歌谣
烟雾缭绕中的发髻在清波中摇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玉女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玉女峰前一棹歌",开篇即点出地点和活动,形象地展现了船夫在玉女峰前轻声歌唱的情景,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
"烟鬟雾髻动清波",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峰峦比喻为女子的秀发,随着江水的波动,仿佛在轻轻摇曳,增添了山水的灵动之美。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对女性形象的赞美。
"游人去后枫林夜",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象,游人散去,只剩下枫林与月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月满空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空旷感,月光洒满寂静的山林,更显孤独与深远。
最后的"可奈何"表达了词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叹,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情绪,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情感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建阳道中
趋程苦行迟,遇景苦行速。
清晨发建阳,重雾若云簇。
载驰且一舍,始能豁我目。
清溪映明沙,茂树间修竹。
千山开且合,烟翠争相逐。
飞梁若垂虹,去艇如游鹜。
竟日抵瓯宁,应接难更仆。
人远意如何,良游偏恨独。
秋日田居
屏居谢人徒,朔风吹寒雨。
远树既盘纡,渫云亦交互。
愁鸱恋故林,隐豹谙长雾。
羃历川光昏,苍茫野火聚。
耳目暂无扰,閒情托豪素。
拙讷罢干时,赏心于此遇。
飞光忽我遒,咄咄岁云暮。
眷言采三秀,颓龄傥能驻。
送考功朋石杨君赴留都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