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藓沿崖古,长松绕涧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入 投 龙 洞 宋 /邹 登 龙 行 入 投 龙 洞 ,青 青 见 竹 竿 。暮 云 生 道 树 ,夜 月 满 仙 坛 。枯 藓 洞 崖 古 ,长 松 绕 涧 寒 。三 生 清 净 福 ,独 此 愧 黄 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道树(dào shù)的意思:指正道的根基,比喻道德品质高尚或学问精深。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龙洞(lóng dòng)的意思:指具有深远历史或传奇色彩的地方。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生道(shēng dào)的意思:指生活的道路,人生的道路。
仙坛(xiān tán)的意思: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道士修行的地方。比喻非凡的人才或高超的技艺。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竹竿(zhú gān)的意思:指人身材高瘦,像竹竿一样纤细。
- 注释
- 行:行入。
投龙洞:传说中的龙潭或隐秘的洞穴。
青青:碧绿,形容竹子的颜色。
暮云:傍晚的云彩。
仙坛:道教中供奉仙人的平台。
枯藓:干枯的苔藓。
长松:高大的松树。
黄冠:古代道士或隐士的头饰,象征出家人的身份。
- 翻译
- 踏入投龙洞,眼前竹竿青翠可见。
暮色中云雾缭绕在道路两旁的树木上,夜晚的月光洒满了仙人修行的坛台。
古老的枯藓沿着山崖蔓延,寒冷的松树环绕着山涧流淌。
在这清静之地,享受三世的清净福分,我独自感到愧对身披黄冠的隐士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邹登龙进入投龙洞的所见所感。首联“行入投龙洞,青青见竹竿”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洞口处竹林的翠绿景象,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着,“暮云生道树,夜月满仙坛”通过描绘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在道路两旁的树木和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仙人修行的坛台,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枯藓沿崖古,长松绕涧寒”进一步刻画了洞内的古老与冷寂,苔藓覆盖的崖壁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而环绕山涧的长松则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最后,“三生清净福,独此愧黄冠”表达了诗人对洞中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隐士般过上这种生活的淡淡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现实身份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凄凉犯·其二秋暮登陶然亭
霜痕乍警。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
采蓉路渺,思莼梦阻,最伤游历。浮沈浪迹。
问燕市屠沽信息。叹荒台、黄金寂寞,热泪向谁滴。
无计舒怀抱,借酒看山,为花移屐。
登临念远,望佳人、暮云天碧。
欲讳离愁,奈青鬓丝丝露白。
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