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谗喙(chán huì)的意思:指用诽谤、挑拨等手段来陷害他人。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短气(duǎn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急躁,容易发脾气。
封君(fē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对功勋卓著的臣子进行封赏,赋予高位或爵位的行为。
寒疾(hán jí)的意思:指寒冷引起的疾病,也可用来比喻因寒冷而引起的其他不良后果。
霍然(huò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论比(lùn bǐ)的意思: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强调其差距或相对优劣。
明当(míng dāng)的意思:明确、清楚。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声冤(shēng yuān)的意思:表示对冤屈的呼喊和诉说。
圣作(shèng zuò)的意思:指具有神圣的作品或杰出的创作。
石湖(shí hú)的意思:指心情悲伤、郁闷或失望。
僮奴(tóng nú)的意思:指被人奴役、驱使的人。
相值(xiāng zhí)的意思:相等的价值。
宣华(xuān huá)的意思:指人的名声与美誉广泛传扬,声名远播。
药饵(yào ěr)的意思:比喻好的忠告或教导。
玉麟(yù l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无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种竹叹》。诗中描述了诗人先后在成都和金陵种植竹子的经历。起初在成都,竹子繁茂,但因气候寒冷而引发疾病,离开后在金陵又种竹环绕池塘。不久,诗人因眼疾卧床,家人认为不应再种竹,对此他感到诧异并深感不平,于是作诗表达感慨。
诗中“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描绘了成都种竹的场景,紧接着“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则反映了金陵种竹的状况,以及因病不得不依赖药物。诗人对家人误解种竹的言论表示不满,认为他们将竹子视为灾祸,甚至将其与圣人之狂、儒者之戏相提并论,这让他感到委屈。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表达它们似乎在为自己申诉冤屈,连林中的神灵也为之叹息。诗人内心不平,梦中发出抗议,“霍然推枕起”,决定返回石湖,大量种植竹子,以此回应那些无理的指责。
最后两句“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态度,他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种植竹子,坚守自己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种竹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面对误解时的坚持和不屈,体现了他的个性和人生态度。
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繁华壮观都城。
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
凭阑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
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
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雨细云轻,花娇玉软,於中好个情性。
争奈无缘相见,有分孤零。
香笺细写频相问。
我一句句儿都听。
到如今,不得同欢,伏惟与他耐静。
此事凭谁执证。
有楼前明月,窗外花影。
拚了一生烦恼,为伊成病。
祗恐更把风流逞。
便因循、误人无定。
恁时节、若要眼儿厮觑,除非会圣。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
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
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
凝泪眼、泣尽西风。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
小阁深沉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
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
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
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
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
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