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看山佳有馀,为渠更尽一编书。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黄 才 叔 看 山 亭 宋 /杨 万 里 春 山 华 润 秋 山 瘦 ,两 山 点 黯 晴 山 秀 。湖 湘 山 色 天 下 稀 ,零 陵 乃 复 白 其 眉 。作 亭 不 为 俗 人 好 ,个 竹 把 茅 吾 事 了 。朝 来 看 山 佳 有 余 ,为 渠 更 尽 一 编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湖湘(hú xiāng)的意思:形容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华润(huá rùn)的意思:形容事物光彩照人,美丽而富有生机。
零陵(líng lí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为人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色天(sè tiān)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多彩的天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湘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岭,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 注释
- 春山:春天的山。
华润:丰润。
秋山瘦:秋天的山清瘦。
雨山点黯:雨中的山色暗淡。
晴山秀:晴天的山秀丽。
湖湘:湖南。
山色天下稀:山色罕见。
零陵:零陵这个地方。
白其眉:以其山色洁白如眉。
作亭:建亭子。
俗人:俗人。
个竹把茅:竹林茅舍。
吾事了:我的事情就完成了。
朝来:早晨。
佳有馀:非常美好。
为渠:为了它。
一编书:一本书。
- 翻译
- 春天的山色丰润,秋天的山显得清瘦,雨中的山色暗淡,晴天的山则显得秀丽。
湖南的山色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而零陵的山更是以其洁白的山色引人注目。
我建亭子不是为了迎合俗人的喜好,只因竹林茅舍能让我心满意足。
早晨欣赏这美丽的山景已经足够愉快,我还要为它再读一遍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黄才叔看山亭》。诗中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山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自然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春山华润秋山瘦,雨山点黯晴山秀。” 这几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色随季节变化的不同面貌。春天的山青翠欲滴,充满了生机;秋天则显得单薄而有韵味;雨后的山色阴沉而含蓄;晴日的山色则格外明丽。
“湖湘山色天下稀,零陵乃复白其眉。” 这两句强调了湖湘地区山色的独特之美,如同零陵山脉在经历风霜后重新披上一层洁白的雪花。这里,“眉”字生动地描绘出山脉蜿蜒曲折之状。
“作亭不为俗人好,个竹把茅吾事了。”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建造看山亭的初衷,不是为了迎合世俗,而是为了自己与自然亲近的追求。其中,“个”字用得极妙,既指独自一人,也暗含一种独立不羁的精神态度。
“朝来看山佳有馀,为渠更尽一编书。”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无限喜爱,每次观赏都有新发现,感慨之深,足以再写下一段文字。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体现了作者不断创作的热情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山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夜二首·其二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
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
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
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
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
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淇园晴翠为前人题
芳莲出淤泥,红药翻雕阑。
托根既匪固,尘滓亦瀰漫。
惊风将雨来,艳丽纷凋残。
此君自幽洁,玉立淇水滩。
氛埃弗能侵,奇石与盘桓。
岂解避盛暑,惟知耐祁寒。
风雨时一过,园丁报平安。
劲节不少摧,秀色益可观。
都台有君子,雅操世所难。
太常交谊深,比德写琅玕。
流芳嗣卫武,题诗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