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得兼(de jiān)的意思:同时得到两种或多种好处或利益
独笑(dú xiào)的意思:独自欢笑,形容自得其乐。
回还(huí huán)的意思:归还、退还
街尘(jiē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尘埃满地的街道,比喻社会混乱、人心不安的局面。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六街(liù jiē)的意思:六街是指街道交叉口的六个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多方面、全面、广泛。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收吏(shōu lì)的意思:指接收、任用官吏。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蹄声(tí shēng)的意思:指马蹄的声音,比喻人或事物的到来。
岩栖(yán qī)的意思:岩栖意为在岩石上栖息,形容人或动物生活在偏僻的、荒凉的地方。
印历(yìn lì)的意思:指历史上的事情或人物留下的痕迹或影响。
芸阁(yún gé)的意思: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或文学作品优秀的地方。
拄笏(zhǔ hù)的意思:拄笏是指古代官员在行进中所用的一种仪仗,用于拄着、扶持行走。引申为扶持、支撑、依靠。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半隐为濮用明教谕赋》描绘了诗人的一种隐逸生活和心态。首句“手提文印历三城”,暗示了诗人曾担任教职,奔波于多个地方,但并未完全沉浸于官场。接下来的“处处岩栖少送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度过时光,而非应酬送往迎来。
“拄笏看云惟自适”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倚杖观云的自在情景,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濯缨临水共谁盟”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山水之间的亲密关系,仿佛与自然达成了心灵的盟约。
“未容全享山林福,且得兼收吏隐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虽然未能完全脱离尘世,但能在仕途与隐逸之间找到平衡,享受双重身份带来的声誉。
最后两句“芸阁梦回还独笑,六街尘拥马蹄声”以对比的方式,写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外面喧嚣的市井之声,与前文的隐逸生活形成反差,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既渴望隐逸又无法完全脱离仕途的矛盾心情,以及对自然与世俗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