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向炉中煨榾柮,懒从掌上看庵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北 山 堂 开 炉 夜 坐 宋 /范 成 大 困 眠 醒 坐 一 龛 多 ,竹 洞 无 关 断 客 过 。贪 向 炉 中 煨 榾 柮 ,懒 从 掌 上 看 庵 摩 。闲 无 杂 念 惟 诗 在 ,老 不 甘 心 奈 镜 何 八 万 四 千 安 乐 法 ,元 无 秘 密 可 伽 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甘(bù gān)的意思:不愿意接受或忍受某种不公平或不满意的事情,内心不甘心。
断客(duàn kè)的意思:断绝与客人的来往或交往。
甘心(gān xīn)的意思:心甘情愿,乐意接受某种不如意或不利的情况。
伽陀(qié tuó)的意思:指教育的作用,指教导、教诲。
乐法(lè fǎ)的意思:乐观的态度和方法
秘密(mì mì)的意思:指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或消息。
无关(wú guān)的意思:没有关系,不相干
杂念(zá niàn)的意思:指思绪不集中,心中有各种琐碎的念头。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竹洞(zhú dòng)的意思:指隐居僻静的住所,比喻安静幽深的居所。
不甘心(bù gān xīn)的意思:不满足于现状,心中不愿意接受,想要追求更好的结果。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极其繁多。
- 翻译
- 沉睡中醒来坐在禅房里,竹林幽深仿佛与世隔绝。
我沉迷于炉火边烤木炭,懒得抬眼看佛像。
闲暇时心中只有诗歌,年老却无法抗拒镜子的映照。
佛教中有八万四千种解脱之道,其实并无任何秘密可言。
- 注释
- 困眠:熟睡。
醒坐:醒来坐着。
龛:供奉佛像的小室。
竹洞:竹林深处。
断客:阻隔往来的人。
煨榾柮:烤木炭取暖。
掌上:手掌中。
庵摩:佛像。
杂念:纷乱思绪。
安乐法:解脱之道。
秘密:隐秘之事。
伽陀:佛教术语,指佛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北山堂开炉夜坐》。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北山堂独坐的情景,他沉浸在炉火边,专心致志地煨榾柮(一种烧木炭取暖的活动),对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除了诗歌。他感叹岁月流逝,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无法抵挡镜子中岁月的痕迹。诗人以佛教的“八万四千安乐法”自比,暗示他的心灵追求超越世俗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无需秘密或繁琐仪式的,如同伽陀(佛教术语,意为修行方法)般简单直接。整首诗流露出诗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美邑尹文侯诗
尝闻恺悌人,刚柔靡茹舍。
厥德用允修,是为循良者。
吾增今文翁,纯然用德化。
莅顽有笑谈,琴堂无叱吒。
发摘钩筒外,挞辱莆鞭下。
游息吏治馀,燕喜乐育暇。
开我莲洞堂,定我赡田价。
诸生日云集,斯道亦风播。
以仁化不仁,不仁当避舍。
泉叟敬作诗,循良绩以大。
摸鱼儿·其三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名维翰,巴县人,前将军署秘书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
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朝复暮。
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读书有子。
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此外复可慕。披图顾。
仿佛吾家衡宇,负了一楼烟雨。
山容水态当门好,自得林泉幽趣。侬也误。
尚破帽、残衫频年困羁旅。栖栖何苦。
忆负床童孙,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