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猎(chū liè)的意思:出去打猎。
孤嶂(gū zhàng)的意思:形容高耸独立的山峰或岩石。
光晃(guāng hu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耀眼夺目。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漠北(mò běi)的意思:指远离中心地带、荒芜无人的北方地区。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潼函(tóng hán)的意思:潼函是一个古代地名,形容人们相互往来传递消息。
投戈(tóu gē)的意思:指放下武器,投降或改变立场。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玉珂(yù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仪表出众。
朱戟(zhū jǐ)的意思:朱戟是指朱红色的戟,比喻军队中的勇士或指挥官。
自投(zì tóu)的意思:主动投降或自愿送死
足多(zú duō)的意思:足够多,数量充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壮阔景象与军事活动的紧张氛围。首句“鸟道萦孤嶂”,以“鸟道”喻指险峻的山路,环绕着孤独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险要的地理环境。接着“潼函未足多”,通过对比,暗示此处的险峻远超一般,引人入胜。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两句,生动展现了边关军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马匹在秋日里健壮,士兵们在夜晚饱餐后传来歌声,既有生活气息,又透露出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士气高昂。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则将笔触转向战场,朱红的戟上似乎弥漫着杀气,玉珂在寒光中闪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体现了武器的精美与战士的英勇。
最后,“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两句,点明了此地的军事威望远播,以至于敌军听到消息后便自行放下武器,显示出边关之地的威慑力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军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军事的紧张氛围,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正臣赴泰州幕
敲冰冰未泮,塞河流玉段。
轻舸莫言迟,古城沧海畔。
春皋兰蕙茁,晚井鱼虾乱。
时平无羽书,此乐异王粲。
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
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款款。
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雁声短。
闻到罽庭尤若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公于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咏严子陵
不顾万乘主,不屈千户侯。
手澄百金鱼,身被一羊裘。
借问此何耳,心远忘九州。
青山束寒滩,溅浪惊素鸥。
以之为朋亲,安慕乘华辀。
老氏轻璧马,庄生恶牺牛。
终为蕴石玉,夐古辉岩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