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家焉计,庐黔谤未泯。
还期平寇日,归去吊荒堙。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的《闻双因小筑被毁于寇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小筑被毁的哀伤与愤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切忧虑。
首句“我本甘飘泊,何图结宇新?”以自问形式表达诗人原本愿意过着漂泊的生活,却未曾料想会有一处新的居所。这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江山嬗六代,门第署双因。”江山更迭,六代兴衰,门第之上标示着双因,暗含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替的感慨。双因可能是指友人的名字或某种象征,强调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国破家焉计,庐黔谤未泯。”国家破碎,个人如何自处?庐黔之谤,即百姓的非议仍未消散,反映了社会动荡下民众的不满与质疑。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关切。
“还期平寇日,归去吊荒堙。”期待平定寇乱之日的到来,那时可以返回故地,凭吊荒废的家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故土的深情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和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好花移入赵家堂,当日谁将比六郎。
解语自能留醉客,倾城元不数诸姜。
小池幻出西湖景,美种分来玉井香。
自是主人嫌日短,须教秉烛共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