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博带(bó dài)的意思:指人的学问广博,知识渊博。
步骤(bù zhòu)的意思:指完成一项任务或过程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有序的行动或方法。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汉仪(hàn yí)的意思:指汉族的风仪和礼节。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戎略(róng lüè)的意思:指军事策略和战略思维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 鉴赏
此诗《自题衣冠乘马小像》由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身着乌纱博带、骑马而行的将军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将军在和平时期与战时不同风范的感慨。
首句“博带乌纱步骤迟”,描绘了将军身着宽大的衣带和乌纱帽,步伐显得从容不迫。这里的“步”字不仅指行走的动作,也暗含了将军在和平时期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时的沉稳与从容。乌纱帽是中国古代官员的标志之一,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博带”则进一步强调了其身份的尊贵与儒雅。
次句“风流不似阵前时”,对比转折,指出这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与现在文官治理国家时的风度有所不同。这里的“风流”不仅指个人的魅力,更蕴含了在不同场合下展现出的不同气质与风格。
后两句“将军岂是乖戎略,要使边人识汉仪”,则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思考。诗人认为,将军并非不懂军事策略,而是有意在和平时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边境地区的人民认识到汉文化的礼仪与文明。这不仅是对将军个人品格的赞扬,也是对他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所做出努力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风范变化,以及在和平时期仍不忘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侯
留侯下邳时,豪气或未除。
晚节欲轻举,效在黄石书。
其书本无言,一叹三呜呼。
彼公实天人,识此鹓凤雏。
良田有芜秽,令子痛自锄。
万事不得已,一身常晏如。
袖手默无语,四方瞻步趋。
不知隆准公,果能知子无。
小儿荀彧辈,下及崔浩徒。
谓能明子心,此语亦已诬。
不能处其知,正足杀其躯。
所恨生已晚,圣门无坦途。
学不尽其才,未免风俗驱。
诗书在煨烬,子何不回车。
试问礼之本,更观心地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