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葱蒜薤青遮陇,蓣芋姜蘘绿满畦。
时到皆能弄精彩,尧夫非是爱吟诗。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精彩(jīng cǎi)的意思:指事物出色、卓越、引人注目。
暖地(nuǎn dì)的意思:温暖的地方,指舒适、宜人的环境或场所。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
秋末(qiū mò)的意思:指秋季即将结束的时候
宿根(sù gēn)的意思:宿根指的是深藏在内心、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格或本性。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六十五首,主要描绘了诗人邵雍对于日常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源于他的日常生活体验。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春天蔬菜生长的盎然生机——“暖地春初才郁郁”,以及秋天根菜的繁茂——“宿根秋末却披披”,展现了他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
诗中列举了韭菜、葱、蒜、薤等蔬菜在不同季节的青翠景象,以及山药、芋头、生姜、蘘荷等作物的满畦绿色,表现了农事活动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诗人借此传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赞美。
最后两句“时到皆能弄精彩,尧夫非是爱吟诗”呼应开头,强调诗歌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自然流露,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新水鱼床,小风鸥幔,依约花深处。
斜阳门巷,都与流莺分住。
门外橛头船子过,听打隔花?鼓。
青山前面,桥通路转,刚宜一角垂杨补。
更渔娃,红裙裹鸭,争唱侍郎佳句。可堪重问江南。
恁春来、顿迷前度。旧家溪上,谁认红泥小户。
还恐仙源无处避,零落千重烟树。
雨蓑吹笛,晴矶结网,几时重作花间主。
待商量,帛槌茶臼,画里从公归去。
黄河互回折,青山时隐见。
行行次钜野,古服犹汉县。
空闻泽既猪,非复禹初甸。
野色浩无垠,忽复春风变。
春风不可稽,客子行亦倦。
黄金日以销,转觉青衫贱。
雨浊或胶舟,时行眺回堰。
惊吹捲平沙,河流激飞箭。
何处望神京,天涯云一片。
谁云千里遥,去去南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