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五爽台》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五爽台》全文
明 / 安绍芳   形式: 古风

层台一何旷,修竹有爽色。

披襟清风来,往往巾帻

白云自满地,上有苍麛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层台(cé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的台阶或楼梯。

巾帻(jīn zé)的意思:指帽子上的巾和帻,比喻人的品德和学问。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自满(zì mǎn)的意思:形容自己得意忘形,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

鉴赏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五)爽台》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安绍芳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

“层台一何旷”,开篇即以“旷”字点出爽台的辽阔与空旷,仿佛置身于无垠的天地之间,令人顿感心旷神怡。“修竹有爽色”,接着描绘了竹林的清雅之气,修长的竹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披襟清风来,往往堕巾帻”,诗人敞开衣襟,感受着清风拂面,甚至让头巾都随风飘落,生动地展现了爽台的凉爽与舒适。

“白云自满地,上有苍麛迹”,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白云悠悠,似乎铺满了大地,而在这片云海之上,还留下了苍麛(一种鸟名)的足迹,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爽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安绍芳
朝代:明   号:砚亭居士(1548-1605)

安绍芳 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1548-1605),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猜你喜欢

南皮杂诗·其一

百雉严城峙,千秋古县雄。

河流犹卫水,土俗溯齐风。

比户弦歌盛,原田菽麦丰。

相传多胜迹,搜访兴无穷。

(0)

漕航飞帆

千百漕艘一日过,会川近海促轻波。

扬帆但见飞争鸟,荡桨不须织似梭。

立影云连移岸柳,行声风送隔烟萝。

圣朝深惜东南力,鹢首归来孔迩歌。

(0)

集成兰

众当路,我空谷。无人而自芳,无风而自馥。

上师鲁叟,下友灵均,随分山林吾亦足。

萧艾如不知,栽倾自培覆。

(0)

洪峨閤

百雉玄城架□寥,玉华仙宇郁岧峣。

丹书北斗玄光合,黄道中天紫气饶。

泮水载阳秋月皓,清风归洞野云消。

梅花閤上春如海,铁鹤仙人放玉箫。

(0)

宿渐岭

俛仰浮生一转蓬,不眠兴绪月明中。

茫茫尽是迷途辙,碌碌何时得反躬。

(0)

宿分水岭

蹑尽崎岖山复山,白云堆里宿闽关。

萧萧风雨清明候,千里琴书此地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