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岁未寻绿樾径,当秋恰到白云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常山峪行宫八景之一“绿樾径”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首句“隔岁未寻绿樾径”,以“隔岁”二字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期待的累积,引出对“绿樾径”的向往与探寻。这里的“绿樾”不仅指茂密的树木,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旅程中将遇到的美好景色。
次句“当秋恰到白云间”,则将季节与景象相融合,秋天的凉爽与云雾缭绕的景象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行围塞上看山好”,描述了诗人站在边塞之上,远眺群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行围”可能指的是行军或巡游,而“看山好”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的喜爱。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繁忙与喧嚣之外,寻找心灵的归宿。
最后一句“路便先教看好山”,以一种哲理性的思考结束全诗。这句话意味着,在追求目标或经历旅途的过程中,沿途的风景本身就是值得欣赏与珍惜的部分。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发现美、欣赏美的心,即使是在平凡的旅途中,也能找到不平凡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绿樾径”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以宁自松关载酒遗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
喜峰峰矗高群山,俯瞰滦水流湲湲。
我昔携酒万峰顶,辽东蓟北开心颜。
古松亭上挥醉笔,题诗危踏挟飞峦。
君今行役亦此地,暇日买醉烟霞间。
朝日随驿路,夕月看烟鬟。
馀兴忽念长安客,携赠梱载瓶罍还。
绿樽倒夜光滟滟,青缸戛韵声珊珊。
胡为公荣戏置我,涎流喉燥愁无援。
君不见,渊明不逢江州使,篱边餐菊合掩关。
雨雪寄妙明僧
昨者岁将暮,寄我梅花诗。
嚼诗细下酒,不觉放杯迟。
自从入新岁,日醉无醒时。
游山乏伴侣,访僧屡愆期。
今朝满城雪,念子有所思。
寒山采枯叶,拾得方执炊。
欲携一壶酒,云踪恐难追。
寄言松庵子,何日杯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