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全文
- 注释
- 调:调和,协调。
时人:当时的人们。
背:违背,不合。
心将静者:心境平和的人。
论:交谈,讨论。
终年:整年,全年。
帝城:京都,皇宫所在的大城市。
五侯门:权贵豪门,这里指有权势的大臣或贵族。
- 翻译
- 我的行为与当时的人格格不入,
我只愿与心境平静的人交谈。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名为《感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和淡泊情怀。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这句话中,“调”指的是随顺、适应,“时人”是当下的人们,“背”则意味着背离或不与之同流。整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世俗的喧嚣和浮躁保持距离,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里的“论”字可能表示一种讨论或者探讨,但在此处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安慰或自我坚持。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这句话则更加具体地描绘出诗人超然世俗的心境。“帝城”是指帝都,即首都,“终年”意味着长时间居住,“不识”则是不认识或者不关心。这里的“五侯门”可能特指某些显赫贵族或高官之家的大门,但也可以泛指各种权贵豪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繁华都市中,也能保持一种超脱和清醒,不为名利所动,甚至不去关注那些显赫的权贵之家。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外世界的不同态度。诗人的这种超然情怀和淡泊志趣,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人生追求,也是儒家思想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观念的一种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超果山寺
荒途涉沮洳,危岭升坡陀。
爱此清净居,不倦来往多。
山僧见余喜,颠倒披乾陀。
引我坐前轩,山果丹碧罗。
食已步野径,新柔踏晴莎。
就石枕古棱,依松执长柯。
是夕乃宿此,东山吐圆波。
夜久不能寐,禽虫伴幽哦。
达旦鸣落叶,固非俗士歌。
岩猿与溪鸟,应笑频经过。
送李野夫兼简公择学士同年
吾友野夫官满归,峡中风物正春时。
莫因道路起长叹,且对江山吟好诗。
异日滑台君若到,寄言别乘我相思。
声名已重更论底,但引冰堂金屈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