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行歌十首·其七》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桧柏(guì bǎi)的意思:指高尚、坚贞的品质。
漫山(màn sh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山野或大地的景象。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杂和(zá hé)的意思:指混杂在一起,没有秩序和规律。
- 注释
- 天风:清风。
稳送:轻轻吹过。
步虚声:飘渺的诵经声或仙人的脚步声。
杂和:夹杂。
漫山:满山遍野。
桧柏:一种常绿乔木,有香气。
鸣:发出声音。
山腰:山的中部。
多白石:有很多白色的石头。
细看:仔细观察。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古人对未开化或非正统人群的称呼。
行:行走的痕迹。
- 翻译
- 清风轻轻吹过,带来飘渺的步虚声,
夹杂着满山桧柏的沙沙响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气息的画面。"天风稳送步虚声",诗人以轻柔的天风带起空中的梵呗或山间回荡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超然与静谧的氛围。"杂和漫山桧柏鸣",进一步增添了山林的生机,桧柏的婆娑声响与风声交织,如同自然的交响乐。
"远望山腰多白石",视线转向远方,山腰处洁白的石头映入眼帘,这可能是山路的一部分,也暗示着山势的陡峭。"细看知是野人行",诗人细致观察后发现,这些白石其实是山路上行者的足迹,增添了山行的生动感,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想象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行的意境,以及诗人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欣赏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