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参寥(cān liáo)的意思:形容人多、事杂、混乱无序。
侧直(cè zhí)的意思:指态度、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登下(dēng xià)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上升后再下降,比喻地位、情绪等的变化。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顾见(gù jiàn)的意思:顾及、照顾、注意到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后顾(hòu gù)的意思:指顾虑后事,顾念后患,留下后顾之忧。
见怪(jiàn guài)的意思:见到奇怪的事物或现象而感到惊讶或不解。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盘旋(pán xuán)的意思:形容物体或鸟飞行时不断盘旋上升或绕圈移动。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僮竖(tóng shù)的意思:指年轻力壮、身强体健的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仰视(yǎng shì)的意思:以崇敬和敬畏的心情仰望,表示对他人的崇拜或尊敬。
移步(yí bù)的意思:移动脚步,改变位置或态度。
自述(zì shù)的意思:自己叙述自己的经历、心情或思想。
自立(zì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不依赖他人。
参寥子(cān liáo zǐ)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独特、不拘泥于常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巾子峰的艰难过程与所见景象。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峰的险峻与复杂。
“出山非旧涂”,诗人走出熟悉的山路,踏上未知的旅程。“后顾见怪石”,回首望去,只见怪石嶙峋,暗示了前方道路的险恶。“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诗人不断寻找着路径,时而攀登,时而下落,抬头望向高处,双腿发颤,形象地表现了登山的艰辛与恐惧。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山石林立,仿佛在空旷的庭院中射出,侧面笔直,各具姿态。“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山峰的形状变化莫测,每一步都可能遇到不同的景象。“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山石交错,形态各异,有的像旗帜,有的像长戟,生动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形状。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高处的岩石似乎随时可能坠落,却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出。“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尽管脚下虚浮,但双脚始终稳固,古老的青苔覆盖了一半的石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阳光照射在高处的水流上,细小的缝隙中可见雨水留下的痕迹。“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路边仅能容下半个脚掌,童仆们常常跌倒在旁边。“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绕过山峰,最终到达寺庙,穿过溪流,见到汲水的人们。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诗人并未见到参寥子,只能独自吟诵,表达内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壮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玉融秀参天,人物时炳灵。
小春气候佳,产此千人英。
酌酒为君寿,不惟祝年龄。
君家屋渠渠,鹤发居中庭。
前有棣华秀,后有兰芽馨。
安用执象简,始足为君荣。
置身瓶盎间,恐损双鬓青。
试占眉间黄,身閒即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