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
《除夕》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

车从三署,衣香过五陵

春晴传法鼓,夜色慈灯

谁识朝元侣,禅栖老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栖(chán qī)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在寺庙、山林等地安静地居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车从(chē cóng)的意思:形容马车或人群车辆一辆接着一辆,连续不断。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慈灯(cí dēng)的意思:指慈悲的心灵照亮他人,喻指慈悲心肠的人给予他人温暖和帮助。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三署(sān shǔ)的意思:三署是指古代官员的三个不同的职位,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担任多个职务。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汸的《除夕》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岁末时分感受到的加倍思乡之情。首句“异乡逢岁尽”直接点出诗人身处他乡,年终岁尾的时节更增添了旅途的孤寂和愁绪。接下来的“一倍旅愁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车从来三署”暗示诗人可能在官署或驿站中度过,而“衣香过五陵”则借五陵(汉代贵族聚居地)的繁华反衬自己身处的孤寂,衣香代表富贵,与诗人境遇形成对比。这两句寓含着对故乡繁华景象的怀念和自身境遇的落寞。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描绘的是节日的氛围,春光明媚中传来寺庙的法鼓声,夜晚则有慈祥的灯光指引,这些都象征着家乡的习俗和温暖,更让诗人感到孤独无依。

最后两句“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自问有谁能理解他的心境,像朝元之侣(朝圣者)一样追求内心的宁静,选择如老僧般潜心修行,以求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过除夕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又有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赠戴三

孝子大痴人,不随白马随黄尘。

白马有时死,黄尘无日清。

夜寒看鹿栅,朝出采鬼薪。

不识大风与大雪,朝朝暮暮海之滨。

胸怀裂尽面颜笑,但愿爷娘温且饱。

(0)

住金塔寺十四首·其五

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

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

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

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

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

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0)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一

日用亦有限,世人重光辉。

心计苦不足,倏忽西日颓。

劳我一生力,营他眼前为。

(0)

八庚

凛栗忽惊溪路明,峨峨千里共云平。

藐姑山里知何似,寒夜相逢莫问名。

(0)

四季雁四首·其三

西风初动望衡阳,却怪衔芦机未忘。

斜度大江秋水怯,一行倒影入寒塘。

(0)

净成口占

五溪深处失樵踪,曲曲溪声烟雾重。

石压高坪出新柳,一条堤指紫霄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