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联珠》
《颂古联珠》全文
宋 / 释了元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尘中辩主眼分明特地寻方更点睛

堪笑耆婆虽暝眩,至今南北绝人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睛(diǎn jīng)的意思:点缀,使之更加完美或引人注目。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更点(gēng diǎn)的意思:更加一点,更进一步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耆婆(qí pó)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主眼(zhǔ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关键部分。

鉴赏

这首诗《颂古联珠》由宋代僧人释了元所作,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思维模式,以“尘中辩主眼分明”开篇,揭示了在世俗纷扰中辨识真我与真理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特地寻方更点睛”,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需要有独特的洞察力和点化,如同在画卷上点睛之笔,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堪笑耆婆虽暝眩”一句,借用了古代医术中的术语“瞑眩”,比喻某些事物看似无解或难以理解的状态,这里暗指那些被世俗迷雾遮蔽真相的人们。通过“堪笑”一词,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寻求真理的道路并非易事,需要有勇气和智慧去穿透迷雾。

最后,“至今南北绝人行”则表达了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努力和探索,但真正理解并实践真理的人依然寥寥无几,仿佛真理之路在南北方向上已经断绝,隐喻着追求真理的艰难与孤独。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探索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了元
朝代:宋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猜你喜欢

无闻

老胡密语已乖张,迦叶何曾解覆藏。

口耳到君俱丧尽,又还家丑外边扬。

(0)

秋日过屏山庵·其一

凄切抱叶蝉,间关栖树禽。

入山本避喧,复爱聆此音。

微飔动夕爽,薄云散秋阴。

众籁阒以静,片月生东林。

(0)

劝农上宫教

竹马儿童喜欲狂,循良太守似龚黄。

仓庚百啭蚕桑启,布谷一声粳稻香。

耕馌尽陶豳国化,游嬉已遍舜民乡。

文书便合登高阁,为说东郊入务忙。

(0)

去年脩禊后三日得南宫捷报于家今年是日与同年赵簿同事泮宫感而赋诗

淡烟疏雨杏花天,回首春光又一年。

月桂香中方并驾,岭梅阴里竞扬鞭。

觉来始悟他人梦,着罢傍观国手先。

一动静间知造化,吟情浑寄柳丝边。

(0)

题远景山水四首·其四

山远天高下,云深树有无。

出关曾万里,惯识晓行图。

(0)

和黄东浦早秋韵

门径半交莎,幽居事若何。

地偏人到少,云淡自怡多。

林杪危凉叶,池容减翠荷。

翻思种阳艳,终竟不如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