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肥霜后颗,松落雨中须。
忻逢扫愁帚,沽了又还沽。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弋阳道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情景。首句“千里叹行役”表达了诗人对长途旅行的艰辛和感叹,显示出旅途的遥远与疲惫。接着,“今朝方半途”点明了时间,暗示了路途漫长,尚未到达目的地。
“橘肥霜后颗”写出了秋霜过后橘子饱满的情景,寓言着生活的酸甜,也可能是对家乡丰收的怀想。而“松落雨中须”则描绘了雨打松枝的场景,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困顿与坚韧。
“店妪当垆问,官人要酒无”通过描绘旅途中遇到的乡村小店,店主询问是否需要酒,展现了旅途中的简朴生活和人情味。最后两句“忻逢扫愁帚,沽了又还沽”表达了诗人遇见能扫除旅途疲惫的“扫愁帚”,即酒,意指借酒消愁,流露出诗人渴望暂时解脱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乐趣,以及诗人对归宿的向往,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