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尧夫赴举》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孙 尧 夫 赴 举 唐 /李 涉 自 说 轩 皇 息 战 威 ,万 方 无 复 事 戎 衣 。却 教 孙 子 藏 兵 法 ,空 把 文 章 向 礼 闱 。
- 翻译
- 他自己说要效仿古代贤君停止战争的威势
从此天下再无战事,人们都不需要穿军装
- 注释
- 自说:自称。
轩皇:古代贤明的君主。
息战威:停止战争的威势。
万方:天下各地。
戎衣:军装。
却教:反而教导。
孙子:孙武,古代著名军事家。
藏兵法:隐藏或不传授兵法。
文章:这里指学问和文学。
向礼闱:献给科举考试的礼部。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名为《送孙尧夫赴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首句“自说轩皇息战威”中的“轩皇”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驾,“息战”意味着停止战争,这里强调的是皇权的威严已经不再需要通过战争来彰显。表面上看似赞美,实则透露出诗人对长期和平环境的渴望。
“万方无复事戎衣”中的“万方”指的是天下、世界,“事戎衣”即从军打仗。这句强调的是在太平盛世之下,无需再穿上战袍,人们可以远离战争的困扰。
接着的两句“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礼闱”,这里的“孙子”指的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藏兵法”表明对军事学问的重视与传承。后半句中的“空把文章向礼闱”则是在说诗人虽然擅长文学创作,但将这些才华投入到研究儒家经典和礼仪之中。
整首诗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文治的渴望与对军事斗争的反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知识、学问传承的重视。通过这短短几句,李涉以其独到的艺术表现力描绘出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图景,以及个人对于文化教育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一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恭简公珊
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
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
题沈启南画林居图和韵专诸要离
春风荡乡国,遍地成小草。
岂不养浮名,末路难自保。
清泉激幽赏,长松托遥抱。
念彼先达迹,空为后人悼。
青山一见属,方知此图好。
便欲移住之,与山长不老。
绝胜中书堂,二十有四考。
以为黄鹤樵,此樵叶图早。
是故必隐沦,白石翁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