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震 泽 寺 壁 宋 /无 名 氏 民 力 久 已 竭 ,天 乎 不 见 怜 。三 年 两 遭 水 ,十 室 九 无 烟 。田 没 官 徵 赋 ,家 贫 子 卖 钱 。秋 风 江 上 路 ,忽 见 渡 江 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徵赋(zhēng fù)的意思:指徵收赋税,泛指徵收财物或利益。
官徵(guān zhēng)的意思:官员选拔、征调官员。
见怜(jiàn liá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困境、苦难感到同情并给予帮助。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没官(méi guān)的意思:指没有官职或者没有权力地位。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贫子(pín zǐ)的意思:指贫穷的孩子或家庭。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十室(shí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声望或影响力能够影响到十个家庭。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 翻译
- 人民的力气早已耗尽,老天为何不怜悯我们。
连续三年遭受两次洪水灾害,十户人家中九户没了炊烟。
田地被官府征税,百姓家境贫困,孩子只能卖身换钱。
秋天的江边小道,忽然看见一艘渡江的船。
- 注释
- 民力:人民的力气。
久已:早已。
竭:耗尽。
天乎:老天啊。
见怜:怜悯。
三年:连续三年。
两遭:遭受两次。
水:洪水。
十室:十户人家。
九无烟:九户没了炊烟。
田没:田地被淹没。
官徵赋:官府征收赋税。
家贫:家境贫困。
子卖钱:孩子被迫卖身换钱。
秋风:秋天的风。
江上路:江边小道。
忽见:忽然看见。
渡江船:渡江的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饱受自然灾害与官府盘剥之苦的农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天灾频仍与人民困顿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同情和无奈。这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自然灾害频发、官府贪腐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民力久已竭”,表明人民的力量已经耗尽,无法再承受更多的压迫与苦难。“天乎不见怜”则是对上天不闻民困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无情和社会不公的控诉。
“三年两遭水”,说明这几年来洪水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紧接着,“十室九无烟”则描绘出一幅荒凉与贫困的景象,意味着几乎每个家庭都陷入了无法生存的境地。
“田没官徵赋”,显示政府对土地征税不饶人,使得农民失去生活来源。“家贫子卖钱”则是这种税收压力下,农民家庭被迫出售儿女以换取微薄金钱维持生计的悲惨现实。
最后,“秋风江上路,忽见渡江船”,通过秋风与江上的渡船营造了一种萧索与孤独之感,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于这场景的偶然发现和内心的感慨交织。这里可能隐含着对远去或逃离这一切苦难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民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压迫之下所遭受的巨大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