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惠风(huì fēng)的意思:指有益于人民、给人带来好处的政策或行动。
离黍(lí shǔ)的意思:离开黍稷。比喻离开家乡,远离安乐。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少许(shǎo xǔ)的意思:少量的数量或程度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天平(tiān píng)的意思:指一种称重器具,也用来比喻公正、公平、平衡的状态。
王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统治权力、地位高而稳固的国家或地方。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的渡海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傍晚渡海时的景色和情感。
首句“渡海与江并,春光薄暮清”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渡海与江水相连,春光在薄暮中显得格外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藩宫离黍憾,王国普天平”两句则转入对历史的感慨,藩宫的黍离之叹暗含对过往的怀念与遗憾,与“王国普天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与和平的向往。
“月色三更远,渔歌四野横”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满远方,渔歌在四野回荡,静谧而又充满生机,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安宁。
最后,“行人多少许,几棹惠风迎”则以行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几艘小舟在和煦的春风中前行,预示着新的开始与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台湾渡海的独特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统一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草衣岩
石室流传一草衣,草衣消息了无违。
此山只是如如体,休向山中觅祖师。
寄张赵二相三首·其二
昨朝观抵戏,千步广场对。
甲也乌获徒,顾步熊虎态。
乙也乘势来,踯躅进复退。
或有败甲心,弦矢立其背。
甲初奋左臂,一箭奋者废。
甲复举右股,再射举者坠。
坐令乙取胜,或乃一笑快。
因思中山赵,秦睨犹拾块。
何为廉将军,耻与相如会。
不念国之存,以吾两人在。
一朝私仇破,两虎共穴内。
他年蔺公薨,颇老仍见代。
坑兵四十万,大福遂不再。
依然卞庄子,拱手视成败。
游淡竹岩
岩好城还近,山南路却西。
淡交同鲁卫,新酿到青齐。
桑密家家茧,秧稠处处犁。
朱陵更清绝,何必此幽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