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狗盗(gǒu dào)的意思:指以卑劣的手段、不光彩的方式窃取财物或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空言(kōng yán)的意思:空洞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或承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遇知(yù zhī)的意思:遇到有智慧的人并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和经验。
真士(zhēn shì)的意思:真正的士人,指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狗盗鸡鸣(gǒu dào jī míng)的意思:指行为卑鄙、不正当的人声称正义、高尚
- 注释
- 狗盗:比喻卑鄙的行为或小人手段。
鸡鸣:鸡打鸣,象征破晓或警觉。
知:知己,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
可怜:值得同情,此处表示遗憾。
真士:真正的贤士,有才能且品德高尚的人。
逢时:遇到好时机,适合施展才华。
诗书:指读书和学习,也代表学问。
空言:空洞无物的话语,没有实际意义。
看:看待,对待。
凤至:凤凰的到来,象征吉祥和贤良。
鸾游:鸾鸟飞翔,比喻人才的自由流动。
孰致之:谁能引来这样的贤才。
- 翻译
- 偷狗叫醒鸡,却遇到知己
可惜真正有才德的人,却生不逢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孟尝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古代孟尝君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这里作者通过“狗盗鸡鸣”这个成语表达了对才能被赏识的渴望。成语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意思是指狗偷食人家鸡鸣叫以引起注意。而“却遇知”则显示出诗人的喜悦,因为找到知音了。接下来的“可怜真士不逢时”,表达的是对那些怀才不遇之士的同情和惋惜,认为他们虽然有真才实学,但却没有遇到能够施展抱负的时代。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诗人感叹,如果把诗书仅当为空洞的言辞来阅读,那么这些美丽的文词又怎能达到它们真正的意义呢?“凤至鸾游”中的“凤至”和“鸾游”都是古代神鸟的名字,象征着高雅与自由。最后,“孰致之”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个人才华无法得到展现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
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
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
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
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
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
心斋自厌荤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
薰然蓄积为德馨,表里绝尘无与比。
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宋·郑刚中】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心斋自厌荤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薰然蓄积为德馨,表里绝尘无与比。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867c714f38798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