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矶夜泊披寒去,苇岸昏归带湿收。
月冷笼衣眠柁尾,天晴随网晒船头。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船头(chuán tóu)的意思:指船的前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前端或领头人。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狂奴(kuáng nú)的意思:指盲目崇拜、迷恋某人或事物,甘愿为其奴隶,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香莎(xiāng shā)的意思:形容花草香气浓郁。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羊裘(yáng qiú)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而不思进取的人。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渔蓑》描绘了一幅渔夫生活的画面。首句“翠结香莎付钓舟”写渔夫将翠绿的莎草编成蓑衣,交付给他的小舟,暗示了渔夫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对生活的准备。次句“一竿风雨不须愁”则表达了渔夫面对风雨时的从容与乐观,即使风雨交加,他也不觉得忧虑。
第三句“苔矶夜泊披寒去”,描绘了渔夫在夜晚停靠在长满青苔的礁石上,即使寒冷侵袭,他依然坚韧前行。第四句“苇岸昏归带湿收”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辛劳,黄昏归来时,蓑衣上沾满了露水,但他依然带着满足的心情。
第五、六句通过“月冷笼衣眠柁尾”和“天晴随网晒船头”的细节,描绘了渔夫的生活节奏,月光下他倚着船尾休息,晴天则晾晒渔网,生活虽然简朴,却自有其宁静与规律。
最后一句“羊裘莫笑狂奴错,也著烟波万顷秋”以典故结尾,借典自嘲,表示即使像古代隐士那样穿着羊皮袄,他也愿意在广阔的江湖中度过秋天,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出他对渔夫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观念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既有艰辛也有乐趣,体现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