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
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中茉莉的生长环境与美丽姿态,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茉莉的独特情感和哲思。
首先,“南屏紧护芳菲地”,诗人以“南屏”象征茉莉生长的环境,用“紧护”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茉莉所处之地的幽静与保护,暗示了茉莉生长的条件之好。接着,“为问霜前几度开”,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茉莉开放时间的关注,同时也隐含了对茉莉生命力的赞叹。
“老蛾不应迷路入,晴蜂犹省傍檐来。”这两句通过对比老蛾与晴蜂的行为,展现了茉莉吸引昆虫的自然魅力。老蛾可能因迷路误入,而晴蜂则似乎对茉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频繁前来采蜜。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茉莉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这两句将茉莉的香气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诗人通过“怜新摘”表达了对新鲜采摘茉莉的珍惜之情,而“根稳陶盆忆旧栽”则流露出对茉莉生长过程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栽种茉莉场景的回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人文关怀。
最后,“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这两句诗以幽默的口吻收尾,既是对茉莉在冬季依然绽放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创作灵感的自我调侃。通过“诗成花已过”的自嘲,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茉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