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行陪祀十首·其八》
《郊行陪祀十首·其八》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处云窦,泉凝雪满池。

林端悬鲫鲙,山麓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

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貂帽(diāo mào)的意思:指虚有其表、表面光鲜而内里空虚的人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蓠(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姿态优美如莲花。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云窦(yún dòu)的意思:指云彩在山窦之间飘动,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郊外祭祀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与哀愁的情感。首句“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云窦隐匿于何处,泉水结冰,雪满池塘,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鱼在高处悬挂,草木在山脚聚集,一动一静之间,画面感十足。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则转向对人的描绘,貂帽与寒绵暗示着人物的处境,可能是在寒冷中艰难生活的人们,而“茅檐哭饿儿”更是直接揭示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哭声中蕴含着无尽的辛酸与无奈。这一部分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和情感深度。

最后,“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探幽本是寻求乐趣和解脱,但最终却引发了更多的忧郁和困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丁未九月闻哀诏

乐青安生今二纪,号弓莫尽白头悲。

帝乡云气神仙远,地道春恩草木知。

裳绣不曾通藻迹,野餐空自切芹私。

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

(0)

钟离意不拜赐张恢赃珠

清川弗纳浊,方枘不纳圆。

简珠虽云宝,秽得名莫全。

临恩所不拜,戒饮惩盗泉。

志士无苟取,炳然昭性天。

(0)

游妙明庵

早雾未消迷过湖,妙明春日步堪迂。

门悬断岸溪桥接,水限比邻野寺孤。

侍者鸣琴动春鸟,长年引席候风乌。

偶然此集真鸿迹,乘兴还留水墨图。

(0)

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

太常胸次三湘阔,一洒满林风雨声。

移向鸿山读书处,顿令炎气变秋清。

(0)

南轩听琴

南轩地云僻,遁叟心亦间。

游心太古上,寄兴丝桐间。

知音渺何处,流水复高山。

黄鹤或相和,白云自飞还。

蹇予无郢曲,闻此徒厚颜。

(0)

送琛上人归宜兴之福源

阳羡昔相见,雨花吹满台。

都城复邂逅,坐使尘襟开。

捧檄即归去,叙别仍徘徊。

云中振金策,水上浮木杯。

白日洒甘雨,青山响法雷。

松枝若寄我,绝胜江南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