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更话唐虞上,盍且卑之毋甚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技(bǎi jì)的意思:指多种技能、才能,形容一个人具备多种技能或能力。
豳雅(bīn yǎ)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优雅、文雅,具有高尚品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条桑(tiāo sāng)的意思:指人非常贫穷,没有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
五穷(wǔ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贫困困顿、生活艰苦。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雅颂(yǎ sòng)的意思:指优美的歌颂诗篇或赞美之辞。
作劳(zuò láo)的意思:指为了某个目的而劳累、操劳。
无口匏(wú kǒu pá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不善言辞,不会说话。
- 注释
- 西畴:田野。
绨袍:粗布长袍。
五穷:指五种困苦(五鬼)。
梁斗:比喻权势或财富。
无口匏:比喻没有口才的人。
豳雅颂:古代诗歌体裁,这里指农耕生活的赞歌。
纫兰餐菊:缝制兰草,食用菊花,象征高洁情操。
唐虞:唐尧与虞舜,古代理想盛世的代称。
盍:何不。
卑之:谦逊。
- 翻译
- 在绿色环绕的田野上稍作休息,寒冷的溪边村庄让我想起旧时的粗布衣袍。
贫困困扰如同五穷鬼缠身,任何技艺都不如没有口才的葫芦好使。
收割稻谷和采桑养蚕,就像古代的诗篇赞美农耕生活,缝制兰草和菊花如同楚辞中的忧国情怀。
客人来访,我们谈论起远古的唐虞盛世,何不谦逊些,不要过于自高自大。
-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杂兴(其六)》是方岳所作,诗人以春天的田园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首句“绿绕西畴小作劳”描绘了田野间绿色环绕,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事的繁忙。次句“溪村寒入旧绨袍”则通过“寒”字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清贫,即使穿着旧绨袍仍能感受到季节的冷意。
“五穷政坐没梁斗,百技不如无口匏”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讽刺,认为即使拥有众多技能,也比不上没有口才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里的“五穷”象征贫困,“没梁斗”形容贫穷至极,“无口匏”比喻没有权势。
“穫稻条桑豳雅颂,纫兰餐菊楚离骚”两句借用了农耕文化和古代文学典故,诗人将农事活动与《诗经》中的“豳风”和屈原的《离骚》相联系,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客来更话唐虞上,盍且卑之毋甚高”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回归淳朴的社会理想,谈论古代盛世如唐虞时期,倡导谦逊低调,不追求过度的奢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寓言式地批评现实,同时又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方岳诗歌的深沉思考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