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河 西 春 暮 忆 秦 中 唐 /岑 参 渭 北 春 已 老 ,河 西 人 未 归 。边 城 细 草 出 ,客 馆 梨 花 飞 。别 后 乡 梦 数 ,昨 来 家 信 稀 。凉 州 三 月 半 ,犹 未 脱 寒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家信(jiā xìn)的意思:指家中来信。
客馆(kè guǎn)的意思:客馆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和就餐的场所,也用来比喻临时的居所或者短暂停留的地方。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凉州(li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情淡薄、荒凉寂寞。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注释
- 渭北:渭水以北的地区。
春已老:春天即将过去,意指晚春时节。
河西: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这里特指河西走廊。
人未归:离家的人还没有回来。
边城:边境上的小城。
细草出:细小的草开始生长,指春天到来。
客馆:供旅客住宿的旅馆。
梨花飞:梨树的花瓣随风飘落。
别后:离别之后。
乡梦:思乡的梦。
数:频繁。
家信:家中的来信。
稀:少,稀少。
凉州: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三月半:三月中旬。
犹未:还,仍然。
脱寒衣:没有换下冬天的衣服,表示天气仍然寒冷。
- 翻译
- 渭水北岸春天已逝去,河西走廊的人还未回还。
边塞小城嫩草刚冒出,客舍旁梨花随风飘散。
离别后思乡的梦频做,最近家书却稀疏难盼。
凉州三月已过半,人们仍未脱下冬衣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春天的萧瑟与孤独,以及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开篇"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两句,通过渭水之北春意渐浓却渴望家人的回归,表达了诗人对久违的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以边塞的细草和客舍中的梨花,勾勒出一幅春意萦绕而又带有孤寂气氛的画面。
中间两句"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收到家书后的喜悦与不安。最后"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则表明尽管春天已过半,但凉州仍旧寒冷,诗人依然无法脱下厚重的寒衣,这不仅是对气候的描写,更是心境的映射。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边塞春天的寂寞和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哀伤与渴望,以及在异乡的不适与思念。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边塞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
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
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
襄阳公宅饮
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