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徵文(zhēng wén)的意思:徵文指征集文章,徵指征集,文指文章。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典礼(diǎn lǐ)的意思:指庄重隆重的仪式或仪式性的活动。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贺燕(hè yàn)的意思:贺燕是指为了表示祝贺而赠送礼物或者酬金。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迁莺(qiān yī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地方,寻找更好的环境或机会。
- 注释
- 宠新卿:朝廷对新任官员的宠爱和重视。
典礼:正式的仪式或庆典。
会盛客:召集众多杰出的人物。
徵文:征求文章或诗篇。
迁莺侣:比喻地位升迁的朋友。
贺燕群:比喻前来庆贺的文人团体。
池台:池塘和亭台,代指园林景观。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这里指代官员。
暮和云:傍晚时与云彩相映衬的景象。
共仰:共同仰望或怀念。
曾攀处:曾经共同奋斗或登高的地方。
年深:时间久远。
桂尚熏:桂花的香味依然浓郁,常用来比喻功名长久不衰。
- 翻译
- 朝廷以隆重的礼节任用新的朝臣,召集众多才子征文赋诗。
没有失去像迁徙的黄莺一样的伙伴,因而聚集了如贺燕般的文人群体。
池塘和亭台在晴天中如雪般洁净,傍晚时分,官帽和车盖仿佛与云彩交融。
共同仰望曾经攀登的地方,多年过去,桂花的香气仍然馥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场景,诗人以轻松愉悦的笔触捕捉了宾主尽欢的情趣。开篇“宠新卿典礼”即点明了宴会的高级别与隆重性,而“会盛客徵文”则展示了集会者众多,文人墨客济济一堂的热闹景象。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相互提携、共同进步的赞赏之情。这里的“迁莺侣”指的是古代官员升迁的鸿胪,形象地比喻友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
接下来的“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则转换了景象,将宴会的情趣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这里的“池台晴间雪”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而“冠盖暮和云”则是对宾客衣饰华丽以及宴会气氛愈发融洽的生动写照。
最后,“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视。这里的“曾攀处”指的是旧日相聚的地方,而“年深桂尚熏”则暗示着岁月流转,友情依旧。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朋友间情谊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子·其三索徐翰友九节紫箫
是琅玕、参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
玲珑紫玉悬珠幕,囊锦谁能轻与。曾见许。
记小阁、春灯协律调中吕。帘衣月午。
有瑟瑟天风,层台百尺,吹引凤凰去。
折杨柳,一曲移宫换羽。声声细入丝缕。
九灵昨夜瑶窗听,销却人间凄楚。留此住。
得几度、摩挲翠袖笼寒处。商量往路。
向明月桥边,琼花开后,重谱竹西句。
貂裘换酒·其一和朱十
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
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频年泪滴芳兰悴。
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
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
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三部乐.题陈其年填词图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
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
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
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
旗亭偶然赏酒,听翠鬟捧拍,歌残多少。
更攀垂垂琐柳,霞鞍骢小。赋铜楼、月昏云晓。
都不是、乌丝旧草。元九姓氏,应早有、宫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