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六首·其五》
《蝶恋花六首·其五》全文
清 / 王时翔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碧树萧疏斜日漏。雪藕调冰,已过炎蒸候。

几许西风吹薄袖。画阑人似秋光瘦。

彩线慵拈谁耐绣。玉骨支离,莫使新凉透。

露下虫声添僝僽。月明珍重分携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画阑(huà lán)的意思:指绘画精美的栏杆。也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才华出众。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雪藕(xuě ǒu)的意思:指人的手脚冰凉而僵硬,不能灵活运动。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碧树萧疏斜日漏”,描绘了一幅夕阳透过稀疏碧树洒下的光影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雪藕调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藕比作冰块,暗示季节的转变,从炎热过渡到寒冷,同时也象征着纯洁与清冷之美。

“已过炎蒸候”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从酷热的夏季过渡到了秋季。“几许西风吹薄袖”,通过轻柔的西风和薄薄的衣袖,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意,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孤独与敏感。接下来,“画阑人似秋光瘦”一句,将人物比作秋光中的瘦影,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在秋风中显得更加消瘦、孤寂的形象。

“彩线慵拈谁耐绣”,表达了人物在秋日里慵懒的心情,不愿意动手做针线活,可能是因为心情沉重或是对未来的忧虑。最后,“玉骨支离,莫使新凉透”一句,用“玉骨”形容人物的骨骼,强调了其清瘦之态,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让新的寒意穿透其脆弱的身体,既是对身体的关怀,也是对心灵的呵护。

“露下虫声添僝僽”,描述了夜晚露水滴落的声音与昆虫的鸣叫,增添了几分愁绪与哀怨。最后一句“月明珍重分携后”,在明亮的月光下,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与珍重之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个秋日里的孤独、忧郁而又不失温情的世界。

作者介绍

王时翔
朝代:清

(1675—1744)清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诸生。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以宽和为治。乾隆初,官至成都知府。有《小山全稿》。
猜你喜欢

初拜使命抵家作·其一

去家未十载,结绶始言还。

惝恍梦寤间,历历陌与阡。

耆老揖且疑,安识众少年。

昔别犹髫龀,今来室家完。

酒炙争慰劳,陆博夜喧阗。

解带著庭树,改席临后轩。

离合诚欲轻,焉睹鬒及前。

(0)

四十咏·其四十黄徵君省曾

勉之富三馀,垂言亦惊众。

收名良已博,负大不易用。

公车一报罢,遂甘醯鸡瓮。

有子能象贤,居然冢枯重。

(0)

四十咏·其十五刘参政昌

太中少颖脱,往往出新诣。

跌宕郎署间,清芬蔼然萃。

五岭穷履迹,三苍辨鼎识。

乃知忌者心,翻然为名计。

(0)

答俞氏·其二

严冬河水涸,扁舟不可方。

君子念仳离,中夜奏清商。

四坐皆掩袂,欲起更彷徨。

浮云南北垂,宿鸟东西翔。

我欲和此曲,沈块结中肠。

竦身就危途,欢爱竟茫茫。

勖哉居平思,毋为厌景光。

(0)

信口赠莫山人

再起犹畏途,斯意久郁郁。

月俸已送官,早晚将解绂。

留君一杯酒,乃是家田秫。

丈人未悉恭,生平无长物。

念欲饱果然,新诗不堪乞。

(0)

暑懒·其一

一暑生百慵,一慵百事简。

偃息衡门下,悠悠梦初转。

亭午鸟倦啼,槐阴自舒卷。

时有凉风来,泠然忽称善。

勿谓羲皇人,此意知者鲜。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