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食如瓜枣,蟠桃几度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金 粟 道 人 宋 /胡 仲 弓 曾 食 如 瓜 枣 ,蟠 桃 几 度 开 。石 榴 书 壁 去 ,金 粟 满 包 来 。云 气 侵 丹 灶 ,春 山 入 酒 杯 。步 虚 声 渐 远 ,何 处 觅 蓬 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石榴(shí liú)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可分割。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注释
- 曾:曾经。
食:吃。
如:像。
瓜枣:小枣。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度:次。
书:刻画。
壁:墙壁。
去:离开。
金粟:金色的米粒。
满:充满。
丹灶:炼丹炉灶。
春山:春天的山景。
入:倒映。
步虚:道教修炼时的踏步声。
声:声音。
渐:逐渐。
远:远去。
觅:寻找。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翻译
- 他曾吃过如瓜子般的小枣,蟠桃开放了多少回。
石榴的果实刻在墙壁上,金色的米粒装满包裹而来。
云雾缭绕着炼丹的炉灶,春山的景色倒映在酒杯中。
随着步虚声渐行渐远,他在何处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金粟道人"的隐士生活。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道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首句"曾食如瓜枣,蟠桃几度开",暗示道人可能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瓜枣为食,期待着仙界的蟠桃再次开放,寓意他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石榴书壁去,金粟满包来",将石榴比喻为智慧的象征,道人将知识刻写在墙壁上,而金粟则可能是道教中的仙果,象征着收获和灵性。这两句表达了道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仙道的渴望。
"云气侵丹灶,春山入酒杯",丹灶是炼丹的地方,云气缭绕,形象地展示了道人修炼的神秘氛围,而春山入酒杯,则寓言了道人心境的开阔和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步虚声渐远,何处觅蓬莱","步虚"是道教修炼时的轻盈步伐,声音渐远,意味着道人身影消失在远方,寻找那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金粟道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