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高轩(gāo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楼顶。
髻鬟(j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盘起的发髻和垂下的发鬟,形容女子的妆容整齐美丽。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山家(shān jiā)的意思:山家是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在山区的人家。
掌平(zhǎng píng)的意思:平均分配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高轩过(gāo xuān guò)的意思:指高官显贵过问或经过某个地方,使人感到威风凛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郊外田野间行走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乡村生活的互动。首句“行尽郊原指掌平”,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广阔的田野中漫步的情景,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他的脚下,显得格外平坦开阔。接着,“乱峰争耸髻鬟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起伏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动的人情味。
“山家不识高轩过,惊走儿童户半扃。”这两句则转而描写乡村生活的一幕。当作者乘坐的车辆(“高轩”)经过山间农舍时,原本平静的山村突然热闹起来,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吸引,纷纷从家中跑出,好奇地围观。这里的“户半扃”形象地表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村民们对外来事物的好奇和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乡村生活的淳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三首·其二
支提天冠千眷属,龟山蔡柳两尊宿。
总在参禅屋角头,开眼光光互相烛。
参禅自是云水俦,四顾坤维有高躅。
胜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当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绿。
东山老矣夫何言,纵有言兮不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