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林岩的冬日景象,以“青帝”开篇,寓意四季之神,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更替。诗人通过“留行迹”三字,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与岩石的静默相对比,凸显出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接着,“岩前春不归”一句,直接点明了春意未至,岩前一片萧瑟,春光难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后两句“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霜与雪”象征严冬的寒冷与无情,而“碧依依”则描绘了岩石在冬日中依然保持的生机与坚韧,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碧”字不仅指岩石的颜色,更蕴含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生命也依然顽强地存在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林岩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悲秋
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
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傥尝获罪于天兮,使而至于斯极。
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
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
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
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
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溯风而浩歌。
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
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
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
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
逆真人于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
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
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
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
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
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
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
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
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
夫精于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
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
凭天津而濯发兮,揽日月以为佩。
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
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
将雍容于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悲秋》【宋·黄庭坚】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傥尝获罪于天兮,使而至于斯极。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溯风而浩歌。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逆真人于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夫精于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凭天津而濯发兮,揽日月以为佩。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将雍容于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7c695f7d3090288.html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
小鬟虽丑巧妆梳,扫地如镜能检书。
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
知公家亦阙扫除,但有文君对相如。
正当为公乞如愿,作笺远寄宫亭湖。
铁罗汉颂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送魏君俞知宿迁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后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