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睐防瞋,量眉怕减,揽鬓愁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茉莉(mò lì)的意思:茉莉是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美丽、纯洁、高雅的品质。
蔷薇(qiáng wēi)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而短暂,也可指代美丽的事物。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赚得(zuàn de)的意思:赚得意味着努力工作或经商而获得了丰厚的报酬或利益。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晨起梳妆的美人的细腻情感与动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美人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审视的过程。
“帘约东风梦模糊”,开篇以轻柔的春风与朦胧的梦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暗示美人于梦中与现实之间的过渡状态。
“篁翠上轻裾”,竹叶的翠绿映衬着美人的轻盈衣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也象征着美人的高雅与脱俗。
“盥了蔷薇,簪将茉莉”,盥洗后,美人选择了蔷薇与茉莉作为装饰,蔷薇代表热情与活力,茉莉则象征着纯洁与淡雅,这一细节体现了她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赚得怜无”,通过“赚”字,形象地表达了美人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而精心打扮,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为谁妆点春如许”,美人自问为何如此精心装扮,仿佛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在探索自我价值与外界期待之间的平衡。
“倚镜更踌躇”,面对镜子,美人犹豫不决,既是对自身形象的审视,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反应。
“回睐防瞋,量眉怕减,揽鬓愁疏”,这几句详细描写了美人在化妆过程中的小心谨慎,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担忧与焦虑,担心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认可或赞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晨起梳妆时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以及她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词中充满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对于自我形象与社会认同的复杂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卫氏孺人
两家济济秀孙枝,九秩巍巍享寿卮。
厚福人间无处著,骖鸾一笑上瑶池。
八声甘州·其二和人春雪词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
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
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
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
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
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
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