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火城(huǒ chéng)的意思:指固若金汤、坚不可破的城堡或防线。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上海(shàng hǎi)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势力。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百尺楼(bǎi chǐ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高耸,气势雄伟。
关山月(guān shān yuè)的意思:指在关山之上的明月,比喻离别时的相思之情。
- 注释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信号。
城西:城池西侧。
百尺楼:形容楼很高。
黄昏:傍晚时分。
海风秋:从海上吹来的带有秋意的风。
更吹:再吹,又吹起。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征人思乡之情。
无那:无奈,无法忍受。
金闺:指华美的闺房,这里借指思妇。
万里愁:形容愁绪之深,仿佛跨越万里。
- 翻译
- 烽火台西面百尺高的楼上,黄昏时分我独自登上,感受着海上吹来的秋风。
耳边又响起羌笛吹奏的《关山月》曲调,无奈这乐声勾起了远在万里的深闺中无限的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中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事的氛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这里,"烽火城西百尺楼"设定了场景,烽火台是古代用于军事通讯的建筑,而"百尺楼"则突出了其高耸的特点;"黄昏独上海风秋"则通过黄昏时分和上海(意指边塞之地)的秋风,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更吹羌笛关山月"中,羌笛是古代边塞地区常用的乐器,这里的"吹羌笛"则表现了军营中的夜晚,是一种特有的战争氛围;"关山月"则让人联想到广袤的边疆和清冷的月光。"无那金闺万里愁",这里的"金闺"通常指皇宫或深宅,而"万里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边塞将士孤独而又沉重的心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云楼歌四叠次文质韵·其四
玉山盘盘窈且深,中有楼兮居山心。
白云不断护岩壑,下与梧竹连秋阴。
天风吹云夜开牖,城上乌啼击刁斗。
芒砀长途断白蛇,上蔡东门叹黄狗。
主人醉坐阑干里,云影时看酒中起。
赏春不折背岩花,烹茶自汲当门水。
战国纷纷竞挽戈,纵横辩口誇隋何。
黄钟不作大雅调,五弦谩尔张云和。
君不见水上浮萍元柳絮,也趁桃花流水注。
不似白云日日閒,只伴幽人在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