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贺知章   形式: 七言绝句

少小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家老(jiā lǎo)的意思:指家庭中的长辈或长者。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乡音(xiāng yīn)的意思:乡音指的是乡村的口音或方言。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翻译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由少年离家至年老返乡这一生命周期,同时点出了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的变化。“乡音难改鬓毛衰”则进一步强调了故土的情感牵绊和年华的无情。乡音,即故乡的语言或方言,代表着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而“鬓毛衰”则象征着时光对个人外貌的侵蚀。

中间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展示了诗人归乡后所面临的人世沧桑。儿童是家乡连续性的象征,他们的不知旧人反映出时间对记忆的冲刷。而诗人的自我介绍,透露出一种身份认同上的割裂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归乡者对于家乡变迁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怀上的巧妙和深刻。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朝代:唐   字:季真   号:四明狂客   籍贯: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   生辰:659—744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猜你喜欢

山茶花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

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

(0)

予怀·其一

向日繁花独向隅,对人容色似专愚。

从来佳境同餐蔗,但是情人合茹荼。

孤注尚拚徼万一,累丸端复失锱铢。

何由抵得双姝价,自叹无才未足奴。

(0)

虞美人.送马中玉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0)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0)

送萧若愚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0)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