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唐 /王 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思亲(sī qīn)的意思:思念亲人、怀念家乡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异客(yì kè)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客人,也指不同寻常的客人。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 注释
- 独:独自。
异乡: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
为异客:作为外来的陌生人。
每逢:每当。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思亲:更加思念亲人。
遥知:远远地知道。
兄弟:同族的男性亲属,这里泛指亲人。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活动,登高山。
遍插:到处都插上。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避邪。
少一人:缺少了我一个人。
- 注释2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 翻译
- 独自在异地他乡,我是个陌生的过客,每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想远方的兄弟们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望,他们身上都插满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表达了诗人独处异乡时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尤其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传统上有登高望远、插茱萸的习俗,以示敬仰和思念。王维通过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在身边的孤独感。此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是唐代咏怀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