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李 邕 唐 /李 白 大 鹏 一 日 同 风 起 ,抟 摇 直 上 九 万 里 。假 令 风 歇 时 下 来 ,犹 能 簸 却 沧 溟 水 。世 人 见 我 恒 殊 调 ,闻 余 大 言 皆 冷 笑 。宣 父 犹 能 畏 后 生 ,丈 夫 未 可 轻 年 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大言(dà yán)的意思:夸大的言辞、夸夸其谈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扶摇(fú yáo)的意思:扶摇指的是扶住摇摆不定的东西,比喻帮助不稳定的事物保持平衡或稳定。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假令(jiǎ lìng)的意思:假如,如果。
冷笑(lěng xiào)的意思:冷嘲热讽,嘲笑讽刺他人。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轻年(qīng nián)的意思:指年轻时光流逝得很快,强调珍惜年轻时光。
上九(shàng jiǔ)的意思:指处于最高位置或最高级别的人或事物。
时下(shí xià)的意思:当前,现在,目前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殊调(shū diào)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调子,形容与常规不同或独特的方式。
同风(t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声势。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宣父(xuān fù)的意思:宣扬父亲的功绩,传颂父亲的美德。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畏后生(wèi hòu shēng)的意思:畏惧年轻一代的人。
扶摇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蓬勃发展,迅速向上。
- 注释
- 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假令:假使,即使。
簸却:激起。
沧溟:大海。
恒:常常。
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
余:我。
大言:言谈自命不凡。
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
见《新唐书·礼乐志》。
宋本“宣父”作“宣公”。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 注释2
1、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2、 假令:假使,即使。
3、簸却:激起。沧溟:大海。
4、 恒:常常。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余:我。大言:言谈自命不凡。
5、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见《新唐书·礼乐志》。宋本“宣父”作“宣公”。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 翻译
-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
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 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上李邕》。诗中流露出诗人的豪放和不羁之性,以及他对自我才能的坚信。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这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画面:巨大的鹏鸟与风同行,一旦展翅,就能直冲九万里的高空。这里的大鹏象征着诗人的胸怀和抱负,显示了他超凡脱俗、志存高远的情操。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即使是在没有风的帮助下返回的时候,诗人也自信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掀起波澜,影响世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这里反映出诗人在当时社会中可能遭遇到的不理解和嘲讽。他的行为和言论与众不同,因此常受到旁人的冷眼相待。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最后两句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也是诗人鼓励自己的话语。在古代中国,人们往往推崇年长者,因此诗人提出即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者宣子,也有值得后生敬畏之处。最后一句则是对年轻人的激励,强调了不应因年龄而低估他人的才华和能力。
这首诗通过大鹏的形象展现了诗人个人的英雄气概和自我定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不同思想和行为的偏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