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ànméntàishǒuxíng
táng /

hēiyúnchéngchéngcuījiǎguāngxiàngjīnlínkāi

jiǎoshēngmǎntiānqiūsāishàngyànzhīníng

bànjuànhónglínshuǐshuāngzhònghánshēng

bàojūnhuángjīntáishàngxiélóngwèij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金鳞(jīn l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者形容事物的珍贵和稀有。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上意(shàng y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动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或真实用意。

提携(tí xié)的意思:提携指的是给予帮助、支持和培养,使他人得以发展、进步。

天秋(tiān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天气清凉宜人,意为天空的秋天。

向日(xiàng rì)的意思:指向着太阳的方向,比喻积极向上、向着光明的方向努力。

燕脂(yàn zhī)的意思:指美女的嘴唇红润如燕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注释
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向:向着,对着。
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意:信任,重用。
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注释2

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2、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4、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5、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6、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7、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8、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9、临:逼近,到,临近。

10、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11、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12、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13、报:报答。

14、黄金台: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遗址尚存。用来形容招纳贤才的地方或人才荟萃之地。意:信任,重用。

15、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翻译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黑云压城城欲摧"展现了战事迫近,城池将要遭受毁灭的危机状态;"甲光向日金鳞开"则形象地描绘出士兵们在阳光下的铠甲,如同打开的金色鱼鳞,显示出了战争的锋利与紧张。

"角声满天秋色里"通过军号的声音和秋天的肃杀气氛,增添了一种悲凉而又紧迫的情感;"塞上燕脂凝夜紫"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边塞之上的夜晚比喻为深沉如同染成紫色的颜色,突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长时间的心理压抑。

"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红旗的半卷可能隐含着战事尚未完全爆发,但已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霜重鼓寒声不起"则通过军鼓无法在严寒中发出声音,表达了士兵们的心灵与体力上的沉重负担。

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忠诚之情,即使面对死亡,也愿意像握住玉制成的龙形物那样,为君主而献身。这不仅是士兵对于战争的无奈,更是对君王忠心的展现。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春兴·其七

胡烽信报收秦塞,夷警妖传自赣州。

十万楼船指瓯越,结交邻国且琉球。

不臣赵尉终辞帝,自王田横怕拜侯。

几岛弹丸髡顶物,敢惊沙上一浮鸥。

(0)

两宿齐云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复登眺

夜投山店醉眠休,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

归路欲迷何处觅,野梅花落绕溪流。

(0)

?嗽讥奇才,千金买辽海。铁翮睒秋空,鴐鹅百回败。

云中作战场,韩彭鼓天外。

(0)

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其二

林暗曙光微,开帘散香雾。

美人期不来,相思岁年暮。

(0)

题罗用和老人赐帛诗

天子嘉耆德,推恩及老成。

霜纨题御赐,春綵拜亲荣。

寒谷初回暖,荒城未解兵。

园黄岂终隐,徵起见升平。

(0)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内期日二首·其二

去年愁里客京华,今日逢期不在家。

桂醴兰肴□里奠,遥悬泪眼洒天涯。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