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少年不识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好个(hǎo gè)的意思:表示赞叹或夸奖,形容某事物或某人非常好、出色。

强说(qiáng shuō)的意思:强词夺理,不讲道理。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新词(xīn cí)的意思:指新近出现的词语。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注释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强: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翻译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以少年与成年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况味。起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描绘了年少时对生活的无知和对愁绪的不解,仿佛为了赋诗而强装忧郁。接着,“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形象地写出少年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而今识尽愁滋味”,词人已深知人生百态,饱尝了世事艰辛。此时,“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无知的怀念,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最后,他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作结,表面上看似轻松,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从少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和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其一

生小芳兰竟体熏。天风吹皱砑罗裙。

左徒应悔赋行云。

原草渐迷前度迹,落花浑似未归人。

红巾飞鸟又残春。

(0)

水龙吟.丙子元日客燕山赋

软红一片琼箫,流尘如梦回风过。

伤心怕问,岁寒宫袖,玉蝉花朵。

送老年涯,背时颜色,旧情偏左。

任朦胧睡眼,偎衾自恋,三两点,残镫火。

望断朝班青琐。换凄凉、金门颓卧。

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

惹鬓繁枝,沾唇美酒,浇愁无那。

祗细书彩胜,宜春消息,待梅梢破。

(0)

杨柳枝

麴尘暗逐马蹄遥。漠漠轻阴惹嫩条。

劝君移向灵和殿,不为伤春损细腰。

(0)

杨柳枝

雨腻烟疏望欲迷。龙池二月点春衣。

梅花笛里浑无赖,吹作章台雪絮飞。

(0)

菩萨蛮

绣旗天半朱霞卷。馥馥香风吹不断。秋水证禅心。

禅关花木深。瓶钵生涯外。齐向瑶阶拜。

怜尔法门僧。佛前传一灯。

(0)

菩萨鬘.花语楼拣亡妇遗稿,中有小字书春夜月如烟。春人花共怜二句。妇虽通诗,然素未解词,殆学填菩萨鬘调者。因补成之

雕琼才笔工词赋。伤春描出伤心句。春夜月如烟。

春人花共怜。怜春春已半。花落残春换。

题上种兰图。花魂知也无。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