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爱寒香一朵斜,又逢奇朵出高丫。
折来折去花多了,忘却前花与后花。
这是一首描写折梅之美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诗人通过对折下梅花的描述,展现了它们在不同位置和时刻的独特风姿。
"初爱寒香一朵斜",诗人先抒写了他最初所钟爱的一朵略带倾斜之姿的梅花,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又逢奇朵出高丫",随后,他又遇见了一些生长在较为高耸枝丫上的奇特梅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他在赏梅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美之处。
"折来折去花多了",诗人的手中逐渐积累起了许多被折下的梅花。这个动作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占有,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
"忘却前花与后花",在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在他不断折取梅花的过程中,他已经不再区分哪些是先前的、哪些是后来的,而是将所有折下的梅花都当作美丽的瞬间来欣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待自然之物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折梅行动,展现了他对梅花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精神境界。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