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神自赞》
《传神自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赞  押[真]韵

我与丹青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

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昔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uánshénzàn
sòng / wángānshí

dānqīngliǎnghuànshēnshìjiānliúzhuǎnhuìchéngchén

dànzhīfēiwènjīnrényóu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
丹青:绘画艺术。
两幻身:两个虚幻的存在。
世间:人间。
流转:变化流转。
会成尘:终将归于尘土。
但知:只知。
此物:指画作或艺术。
非他物:不是别的东西。
莫问:不必询问。
今人:现在的人。
犹昔人:还是古人。
翻译
我与画作如两个幻影,世间流转最终化为尘埃。
只知道这并非其他事物,不必追问今人还是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诗中“我与丹青两幻身”一句,通过将自己比作绘画中的丹青(一种用于绘画的颜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出尘入境的艺术追求。

“世间流转会成尘”则描写了万物皆归于尘土的宇宙真理,暗示着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物是无常的洞察。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儒家思想和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但知此物非他物”一句,强调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不仅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中自我认同和价值判断的独到见解。

最后,“莫问今人犹昔人”则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更替中人的态度给予警示,提醒人们不要仅仅沉迷于过去或未来,而应注重当下,活在现实之中。这种超脱时空的思考方式,是王安石深邃思想的一种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揭示了他对于生命、历史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一位大儒、大文学家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罨画连雨溪涨丈馀雨霁水落喜而赋诗二首·其二

月挂楼钟晓,风生岛树秋。

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

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

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

(0)

读刘方叔诗卷二首·其二

思如涌泉出,句似琢冰清。

刻烛翻千偈,撞钟助一鸣。

磨天无刃迹,掷地有金声。

好是衔杯处,云烟落纸生。

(0)

游金沙寺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二首·其一

一龛明灭佛前灯,破裓犹残一两僧。

说似鸿盘读书处,试寻幽伴拄乌藤。

(0)

利见置酒燕超轩袭明赋诗次韵二首·其二

芋火鹑衣对懒残,铜瓶泣雨又更阑。

枕流洗耳真堪笑,映雪看书且耐寒。

共惜分襟能几日,直须把酒罄交欢。

风流喜见佳公子,未信穷途白眼看。

(0)

再赋二首·其二

爱竹门可款,命车壑初寻。

乌啼春院静,人语夜堂深。

鼠迹留僧钵,蜗涎换佛金。

邻翁笑相命,春酌夜沈沈。

(0)

次韵王子钦立春二首·其二

岁晚惊呼身已老,天涯流落首空回。

便将酒力推愁去,且放春光入眼来。

人语嘻嘻争斗草,宫花闪闪艳妆梅。

雪消水暖春江动,绿涨葡萄万斛醅。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