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幻泡(huàn pào)的意思:幻泡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虚幻、不真实的事物。
幻化(huà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幻、转化。
迦老(jiā lǎo)的意思:形容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空身(kōng shē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武器或防御工具的身体状态。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明了(míng liǎo)的意思:明白,清楚
泡影(pào yǐng)的意思:指希望或计划落空,一切化为泡沫消失。
倩人(qiàn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为法(wéi fǎ)的意思:为了法律、正义而做事情。
无染(wú rǎn)的意思:没有被污染,纯洁无暇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有为法(yǒu wéi fǎ)的意思:有为法是指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方法或原则。
梦幻泡影(mèng huàn pào yǐng)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容易消失或破灭。
作如是观(zuò rú shì guān)的意思:以某种态度或观点对待事物,以此为准则行动。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zhǐ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的意思:只了解事物的一面,而不了解事物的全部。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与观照方法。开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借用佛教中的比喻,指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梦境、泡沫、光影和露珠、闪电一样短暂易逝,提醒人们要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事物。
接着,“应作如是观”强调了正确的观察方式,即认识到一切皆是虚幻,不应被表象所迷惑,而应深入本质,洞察其空性。这与佛教中追求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理念相契合。
“释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暗含对传统佛教教义的反思,指出释迦牟尼佛虽然揭示了世界的虚幻一面,但并未完全揭示其深层含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理解的深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认识到世界的虚幻,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真理和意义。
后两句“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解。诗人认为,个体的存在(幻化空身)即是宇宙真理(法身)的体现,其中没有污染也没有尘埃,意味着在体悟到事物本质之后,心灵可以达到纯净无染的状态。
“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则是实践层面的指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使用餐具、打扫卫生、焚香等,来培养内心的清晰和专注,无需依赖他人,自己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世界,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实现精神上的觉醒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连环.烛泪
湘霞影透。认琼脂注凤,绿荷铜瘦。
值抱得、几许芳心,恁惜别愔愔,替人垂又。
冷易成冰,悔未乞、唾壶深受。
更袖痕拂乍,断红堕点,化相思豆。寂寂沉沉时候。
只玉蛾怜恁,隔幮飞逗。
听不了、子夜欢声,变一种凄凉,露前风后。
苦尔难干,问灰尽、爇还能够。
惹楼人、拥髻娇啼,五更厮守。
珍珠帘.客园夏日感兴
画梁春燕多归去。只离人、误过樱桃时序。
听老鹁鸠啼,有冷烟飘许。
薄翠侵衣苔色润,正洒罢、一天梅雨。当户。
展几叶芭蕉,恰遮山住。谁诉。
黯寂吟怀,漫登楼望极,夕阳平楚。
絮草远微茫,唱贺家词句。
流水柴门新藕绿,可梦约、江鸥寻否。延伫。
又敛尽残云,挂蟾高树。
沁园春.呵
一息兰丝,款款绵绵,谁怀丽娟。
尽帘唇写帧,画胶凝易,镜心贴钿,粉髓融难。
釭蜡微冰,瓶漪浅冻,消受红窗几度怜。
相思字、惯嘘将几润,划与伊看。夜来慵醉思眠。
认周昉、图中意态闲。
更吹花气软,因谁内热,调筝指涩,恁耐初寒。
郁恨含吁,挠肩引笑,约略微声隔幔传。
宫嫔侍,记香生彩笔,诏罢青莲。
鹊桥仙.卧茨乐府有月当窗咏三三词灵芬馆有鹊桥仙咏五词种芸馆有西江月咏四词长夏无俚戏效其体得十解自咏一始·其三
面如蓉变,腰如柳倦,眉子弯弯月样。
梦回夜午峡云沉,恼半褶、罗衫风飏。
玉卮是女,小姑是妹,丽院红绡须让。
水流人去剩横栏,莫弄笛、泰娘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