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范 山 人 归 泰 山 唐 /李 白 鲁 客 抱 白 鹤 ,别 余 往 泰 山 。初 行 若 片 云 ,杳 在 青 崖 间 。高 高 至 天 门 ,日 观 近 可 攀 。云 山 望 不 及 ,此 去 何 时 还 。第 一 百 七 十 七 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鹤(bái hè)的意思:白鹤是指白色的鹤,比喻高飞远翔、神态悠然的样子。
别余(bié yú)的意思:不多余;不剩余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青崖(qīng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
日观(rì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注释
- 鲁客:指来自鲁地的客人。
抱:抱着。
白鹤:白色的鹤,象征高洁或自由。
别余:告别我。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崇高。
初行:刚开始行走。
若:好像。
片云:一片云彩。
杳:消失,远去。
青崖:青翠的山崖。
天门:天门山,泰山的一处著名景点。
日观:日观峰,观赏日出的地方。
攀:攀登。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及:达到,看见。
此去:这次离去。
何时还:什么时候回来。
- 翻译
- 鲁地的旅人抱着白鹤,告别我后前往泰山。
起初他像一片云彩飘动,消失在青翠的山崖之间。
他一路向上攀登,直抵天门,日观峰几乎触手可及。
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峦,我无法望见他的踪影,不知他何时能回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厚情谊。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位来自鲁地的旅人怀抱着洁白如雪的鹤鸟,与诗人告别,准备前往泰山。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离别的情景,也暗示了友情的纯洁无瑕。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诗人继续描写旅人的身影,如同一片浮动的云朵,在青石嶙峋中渐行渐远。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渺小感,以及对远去友人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旅人的身影越来越高,直至接近天门,仿佛每一日都能触摸到那遥不可及的云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不懈追求和向往的心情。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眺望,但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峦,更不用说等待朋友的归来。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升花
紧锁心猿,悟光阴尘世,百年遄速。
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住行屋。
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己,使令孤宿。静无触。
气财色酒,一齐须逐。俗景般般绝欲。
更舍尽爷娘,共妻骨肉。
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
琼英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异光簇。
祥光灿烂,结成仙曲。
蓦山溪
红莲池畔,不让游山景。
闹里却无心,身似藕出泥花静。
壶天妙趣,别有四时春,真应物,宝光明,今古谁人省。
真行道德,显化邪归正。
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
贪争意尽,道眼自然开,来世外,混京华,积行常平等。
蓦山溪
王徐道友,今日重相别。
甚日再相逢,到来岁、新秋重歇。
一年一到,百载几番来,且暂坐,意休忙,乌兔生还灭。
人间宠辱,辱似圆光缺。
少喜虑多忧,想憎爱、是非慵说。
天元将尽,奉劝速修真,游洞府,隐松峰,无事看庄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