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长烟(cháng yān)的意思:长时间的烟雾或烟尘。
发征(fā zhēng)的意思:发动军队出征。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留意(liú yì)的意思:注意、关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羌管(qiāng guǎn)的意思: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局面。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阳雁(yáng yàn)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感情深厚,相互依恋,如同阳光下的两只雁鸟。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注释
-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 翻译
-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 鉴赏
这首《渔家傲·麟州秋思》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边塞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而著称。诗中描绘了塞下秋季的独特景色,雁南飞而无留连之意,四周边境之声与号角声交织,山峦叠嶂中,孤城在夕阳和袅袅炊烟中紧闭,显示出边疆的荒凉与寂寥。
诗人借酒浇愁,感叹远离家乡万里之遥,功业未竟,未能刻石燕然(指汉代霍去病勒石记功之事),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羌笛声悠扬,霜降大地,更添凄冷。最后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收束,揭示出戍边将士们内心的煎熬和对家国的深深挂念,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悲壮。整首词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具有鲜明的边塞特色和浓郁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