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绝(wú jué)的意思:没有终止,永不停止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衔木(xián mù)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这首诗是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精卫》,以精卫填海的神话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不公的愤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中通过精卫的形象,寓言式地批评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揭示出世间存在着诸多不公正,而精卫却独自承受苦难,"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执着与毅力。
接下来,诗人借精卫之口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决心:"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他希望能消除世间的不平,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他也明白现实的艰难,"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表明他对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即使大海无法填平,他的决心也不会消减。
最后,诗人以"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作结,寓意尽管精卫面临孤独,但众多的鸟儿各有其生活,暗示了在追求公正的道路上,虽然个体力量微小,但仍需坚持,因为正义终将有所成就。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顾炎武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个人理想。
七载栽培,灼灼桃花,颠风乱吹。
记华堂执贽,花幡春暖,文窗问字,兰焰宵辉。
寒燠经心,趋承可意,绕膝依依似女儿。
天难问,倏彩云影散,璧月轮亏。
韶颜娇映铢衣,桄梦里、相逢却道非。
剩晨昏冥想,病姿婉娈,丹青留得,旧态依稀。
老鬓添霜,愁心对雨,诉与泉台知不知。
凄凉况,向图中唤母,稚女娇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