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匡 山 唐 /李 白 晓 峰 如 画 碧 参 差 ,藤 影 风 摇 拂 槛 垂 。野 径 来 多 将 犬 伴 ,人 间 归 晚 带 樵 随 。看 云 客 倚 啼 猿 树 ,洗 钵 僧 临 失 鹤 池 。莫 怪 无 心 恋 清 境 ,已 将 书 剑 许 明 时 。
- 注释
- 晓峰:清晨的山峰。
如画:像一幅画。
碧参差:绿色错落有致。
藤影:藤蔓的影子。
风摇:风吹动。
拂槛垂:轻拂栏杆。
野径:乡间小路。
犬伴:带着狗。
人间:人间烟火。
归晚:傍晚归来。
樵随:带着柴火。
看云:欣赏云彩。
客倚:游客靠着。
啼猿树:挂着猿猴哀鸣的树。
洗钵:洗涤碗钵。
失鹤池:失去仙鹤的池塘。
无心恋:没有心思留恋。
清境:清幽之地。
书剑:书本和剑,象征学识和武艺。
许明时:准备为光明的时代效力。
- 翻译
- 清晨山峰如画卷般美丽,绿色错落有致,藤蔓在风中摇曳,轻拂着栏杆。
小路常有带着狗的村民走来,傍晚人们带着柴火回家,相伴而行。
游客靠在一棵挂着猿猴哀鸣的树旁,僧人则来到失去仙鹤的池塘边洗涤碗钵。
别怪我没有留恋这清幽之地,我已经准备好以书剑之才迎接光明的时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投入。诗中“晓峰如画碧参差”一句,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清晨山峰的轮廓,透露出诗人对高远之境的向往。“藤影风摇拂槛垂”则是对景物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性,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趣。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两句,诗人以自我为中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将犬作伴,带着斧头回家,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反映出诗人渴望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状态。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一段,则描绘了一位云游四海的客人和一位在深山中修行的僧人的景象。诗中的意境悠长,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白。他不愿被世间纷扰所困,宁愿选择一份清净的生活,并且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心。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超脱尘世追求的一种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宝林寺
玄度存遗迹,玄英有旧诗。
城中独高处,雪后最佳时。
拂壁书行纪,逢僧问故祠。
阑干频徙倚,不奈朔风吹。
送演上人
整整袈裟团团笠,覆此短小精悍质。
谁知意气解摩云,羞对诸儿恋乡邑。
江南萧寺不知数,据堂说法尽龙虎。
只应饱取一味禅,断却从来巧章句。
昼短天寒无定程,孤舟尚倚装赍轻。
玉泉度岁亦良策,好在沙头春水生。
送雍尧咨游青城
曾游玉垒市,长揖岷山云。
尘缘不暇往,今日翻送君。
丈人紫霞服,麻姑青练裙。
鹿车时出游,俗眼了难分。
犹闻老人村,鹤发自耕耘。
岂无抱德士,可与立奇勋。
勿求不死药,自苦骨与筋。
胡儿正南牧,两河如聚蚊。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