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龙 标 野 宴 唐 /王 昌 龄 沅 溪 夏 晚 足 凉 风 ,春 酒 相 携 就 竹 丛 。莫 道 弦 歌 愁 远 谪 ,青 山 明 月 不 曾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远谪(yuǎn zhé)的意思:被远远地调离原来的地方,被贬谪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曾空(zēng kōng)的意思:曾经存在的空间
- 注释
- 沅溪:沅江的溪流,指湖南的沅江流域。
夏晚:夏日的傍晚。
足:足够,充满。
凉风:凉爽的风。
春酒:春天酿造或储藏的酒,也可指美酒。
相携:互相搀扶,一同前往。
莫道:不要说。
弦歌:弹琴唱歌,古代教育和娱乐的方式,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活动。
愁:忧愁,这里指因被贬而生的愁绪。
远谪:被贬谪到远方。
青山:青翠的山岭。
明月:明亮的月光。
不曾空:从不显得空旷或空虚。
- 翻译
- 夏日傍晚的沅溪边凉风习习,我们携带春酒来到竹林中相聚。
别说弹琴唱歌会勾起被贬谪的忧愁,这里的青山和明月从不让人感到空虚寂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在沅溪边举行野外宴会的生动画面。"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季节特征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凉爽的微风拂面,以及在竹林中享受春日美酒的惬意。
而"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深切感悟。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弹奏琴瑟的声音寂寞无边,因为在这片青山绿水间,每一个清晰的月夜都承载着不曾被忽略的美好。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深厚情感。王昌龄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沅溪边的夏夜宴会描绘得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宁静美好的画面中,体验那份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诗意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送春
九十韶华,曾费得、几番吟诵。
斜阳外、无情杜宇,频频催送。
嫩绿千丛遮去路,飞红万点随归鞚。
是东风、多事接春来,添愁重。闲却了,壶觞供。
消受了,棋枰用。便金针停也,彩毫懒弄。
燕子难传留别意,桃花不醒游仙梦。
叹蕉窗、灯烬夜阑时,曙钟动。
百字令.春风
彩幡飘后,正匆匆、没有些儿闲处。
那更征帆南浦挂,也要吹开烟雨。
故国垂杨,天涯芳草,总是君为主。
莺花三月,有情随处无误。
应已暖遍人间,皇州春色,明媚今何许。
却恐轻尘黏客鬓,好向长途调护。
蝶梦难成,蕉心未展,默坐凭谁语。
笑伊如剪,不裁离思千缕。
满江红.落叶
万马宵奔,秋声闹、阴疏翠岭。
曾几日、乍伤春老,又嗟风惊。
蒋径云封苔莫扫,吴江露结波先冷。
怅东君、昔日甚关情,今谁省。啼鸟意,栖鸦影。
怜馀荫,依残梗。记邀凉长夏,碧梧金井。
采绿事怀周道远,题红人怨深宫静。
纵辞柯、莫便叹飘零,春无竟。
念奴娇
阑干凭遍,正沉沉院落,阴阴芳树。
独上高楼成怅望,冉冉斜阳西顾。
前度东风,吹开吹落,不记离愁聚。
桐花飘阶,早秋惊报园圃。
还见万绿枝头,蛾眉纤影,欲倩轻云护。
曾照魂销春夜永,也照春归无语。
自年年、朱颜镜里,还似年时否。
蕉心犹卷,绿窗曾有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