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十》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十》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睡觉西山月正平,荷香不断晓凉生。

园中只鹤知人意,已作金风警露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风警(fēng jǐng)的意思:警惕风声,提防危险。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警露(jǐng lù)的意思:指警觉心灵敏锐,看透事物的本质。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睡觉(shuì jiào)的意思:做梦是指睡觉时脑海中出现的幻想或想象,也用来形容人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或幻想。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正平(zhè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注释
睡觉:入睡。
西山:西方的山。
月正平:月亮正好升起,天空晴朗。
荷香:荷花的香气。
晓凉:清晨的凉意。
园中:花园里。
只鹤:一只鹤。
知人意:懂得人的感情。
金风:秋风。
警露声:提醒露水降临的声音。
翻译
我正在西山下入睡,此时月亮正好升起,明亮而宁静。
荷花的香气在清晨弥漫,带来了微微的凉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睡觉西山月正平",表达了在清凉的月光下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而诗人却独自徜徉于西山之下,享受着这份宁静。"荷香不断晓凉生",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荷花在夜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与清晨的凉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园中只鹤知人意",鹤在这里象征着孤独与高洁,只有它能理解诗人的心意。这种设定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之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已作金风警露声",则是说这份宁静已经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警醒。在这里,“金风”可以理解为秋风,它清新而又带有一丝凉意;“警露声”则可能指的是晨露滴落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警示着诗人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或冥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
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0)

酬张籍王建

疏林荒宅古坡前,久住还因太守怜。
渐老更思深处隐,多闲数得上方眠。
鼠抛贫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拟雪天。
身是龙钟应是分,水曹芸阁枉来篇。

(0)

酬姚合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0)

哭孟东野

兰无香气鹤无声,哭尽秋天月不明。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0)

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0)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